是非之心

是非之心,第1张

是非之心 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是非之心得失之心,二者思维方式如何抉择?

感谢您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生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面临各种问题是一种必然现象,解决各种问题是一种必然需要。

是非之心,得失之心,都是常见于人们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事情。

在是非之心上,要留是去非,多要是的东西,少要甚至不要非的东西。

在得失之心上,该得的要得,不该得的要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其实,得和失具有循环往复式客观规律。

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

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

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

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面对得失要坦然,得与失之间并不是绝对相等的。

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的少;在某一方面失去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失去的少。

比如,有的人在物质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但在精神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

有的人则在精神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却在物质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

由于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绝对相同的,各人在得失上也不可能绝对相同。

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也不会失去所有的东西。

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是多少的问题,大小的问题,正反的问题,时间的问题。

看开想开得失的抉择,就不是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91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