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醒各位网友,理性看待,切勿发表过激言论。
给各位吃瓜知友普及一下这几个本科生比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全国大学生物联
网竞赛 (华为杯 )、计算机设计竞赛、软件 创新大赛。
这几个比赛的参赛流程大致相同:提交作品报告+PPT+答辩(近几年都是线上答辩),最终评委的评
分大多通过答辩PPT展示效果进行打分。另外,每个比赛有自己的侧重点,例如信息安全 作品赛侧
重“安全与隐私”,物联网竞赛侧重“万物互联”(因此会出现同一个作品在某比赛中没有进决赛
但在另一个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情况)。
最近和同学聊过,本科生的这些“作品赛”一稿多投的现象比较多,也是这两天才知道居然一个作
品可以投那么多不同的比赛,非常惊讶,将一个作品的放在不同的背景下就可以参加不同的比赛。
类似的“一稿多投 ”在往年的比赛和保研加分中似乎也出现过,但是从没有听说过闹得有今年这
么严重的,可能因为今年的种种原因导致今年保研竞争异常激烈,才点燃导火索引爆炸药桶。
问题中的这件事,当事人曾有过回应,几次投稿的作品,应用场景、算法设计、方案设计都有迭代
更新。 我们抛开保研加分的背景不谈,本起事件的问题焦点在于下面三点:
一、是否真的存在“一稿多投”现象?即不同比赛中的几个作品是否真的在算法层面、应用场景层面
都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这个问题的解释在于当事人本身,如果当事人能够公开答辩的PPT,或是
部分文档,相信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但是这样的做法对产品的商业价值、知识产权产生的影响
是难以估计的。
二、如果真的是“一稿多投”,是否违反比赛的相关规定?一稿多投是很严重的学术不端 行为。在
学术界,一篇文章投某个会议没有录用时,是可以尝试“换一个故事”投递另一个会议的。在这
些本科生比赛中同样如此,几乎每个比赛都在比赛章程中写明了一稿多投的相关条款,但是不同
比赛的规定不尽相同。例如有的比赛规定“投递本比赛的作品不能投递任何其他比赛”,有的比
赛只规定“不能已申请相关专利”,有的比赛规定“不能投递其他的国家级比赛”。当事人所参
加的这几个比赛,如何认定一稿多投,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三、“一车多带”问题。所谓“一车多带”指的是同一个作品,投递不同比赛,每个比赛中换着队
员,让不同的同学都能加上分。这一点似乎是最严重的一点,因为它似乎是非常非常影响保研公
平性的。仍然回到上面的第1点,如果该作品在不同比赛中确实不是同一个项目(即并非“一稿
多投”),也就是说每个项目中的内容都不同,那么每个项目挂名不同的人可以理解。反之则是很严重的问题。答主在这里不想过多讨论和保研利益相
关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不作过多扩展。
综上所述,希望各位网友理性吃瓜。
另外:指导老师李老师并非计算学部的老师,希望从明年开始工大和计算学部严查一稿多投,这样
的事件无论结果如何,对学校的声誉是肯定有影响的。这个项目貌似还申请了专利,但还没批下来。不太清楚专利和那些比赛之间是否会存在一些
知识产权和法律上的冲突。事实上在点进来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正常 *** 作一个项目不仅可以参加同年的多个竞赛,甚至可以
代代流传,“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保研人。
保研焦虑的来源-清高和投机的冲突
一个项目凝聚着历年老师和学长学姐打磨的心血,可想而知它的含金量之高,也不难推测什么样的
人才有机会参与这种祖传项目。我想说拿这种项目去和本科小白做的普通项目比,其实本身就是一
种不公平。
这不就是保研焦虑 的来源吗,绩点至少通过努力就可以提高,这种参赛机会的不平等怎么弥补。
你第一我第二,你有竞赛我没竞赛,现在有一个一稿多投的好项目摆在我面前,你让我讲仁义道
德?
其实参加祖传项目和举报祖传项目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提问者多半也是利
益相关,保研当前,不相干的人谁会为了所谓的公平费时费力。所以我并不想谈论这种做法是不是
公平或者学术不端,毕竟深究起来人家说只是名字相仿内容全都改了你也没法界定。遇到这种情
况,如果不影响自己的保研名额大多数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如果影响到自己获得保研名
额那还是有必要争一争,该举报举报该走程序走程序。
保研政策制订的反思-提高附加分门槛
我认为这件事情引起我们反思的地方在于保研中竞赛设置的重要性和合理性。长久以来,我们都默
认了在竞赛中找到一个好团队比个人能力更重要。尤其是创新创业 类等团体竞赛,拿到好项目的
人就可保“一世安稳”,而空有热情缺乏人脉拿不到好项目的人却只能徒增伤悲。竞赛面前,让我们更深刻地知道了什么叫做有些事情不是光凭努力就行的,知道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我们什么都知道了,却唯独忘记了这些竞赛的宗旨和初衷,整天纠缠在这些破事里,到头来连专心学习都做不
到了。这些都是那些一开始就拿到一手好牌的保研人无法体会的。
是时候好好正一正保研里的“不正之风”了。本科生首先应该打牢知识基础,而不是想着怎么投机钻营。所以我认为保研名额评定应该逐步降低竞赛加分比重,而提高对课业水平的要求。
附加分可
以有,但要留给那些真正有技术的人,比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C刊或者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拿国奖
等。门槛高加分低,这样的政策发下去还继续参加竞赛的相信都是竞赛的真爱粉了。
不过这样做高校可能不乐意,毕竟竞赛获奖是高校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表现,没有人参加可不行。
那学校就公开重点培养的项目,透明选拔人才,凭能力上位和踢出局,说不定比关系户更有利于项
目发展。
竞赛对于每位大学生来说可谓是时有耳闻,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竞赛?竞赛能够带给他们什么?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想过的大学模样,但是作为一个老学长,我还是会诚心劝诫各位学弟学妹们多去参加竞赛,首先参加竞赛往往不只是会在奖学金评比时加分,而是囊括了这些重要方面:保研/出国、就业、提前了解科研、提升自己的能力等。那么大学究竟有哪些值得参加的竞赛呢?
01、挑战杯
挑战杯是国家高校大学生科学技术竞赛的简称。这是由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科学技术部以及所有中国省、市、自治区和地方政府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者竞赛。其举办方大学是中国有名的大学。在中国,“挑战杯”大赛有两个并列的活动。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的课外学术性科学作品竞赛(大挑战),另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的创业家计划竞争比赛(小挑战)。这两个项目在国家竞赛里交替进行,各项目每两年举行一次。“挑战杯”系列往往被誉为是中国大学生科学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奥运会”活动。这不仅是关系到国内大学生最具人气的全国大赛,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典型性和创新性的大学生竞赛。
这个竞赛是我强烈推荐一定要参加的的,因为这对于你提前了解实验室 *** 作、团队科研协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理工科想继续升学读博读研的同学了更加要去参与。
02、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我们会发现,上了大学英语还是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简称NECCS)是由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一个意在考查全国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竞赛。这项竞赛的举办不仅仅展现了教育部贯彻落实大学英语教学和改革的精神,同时还能提升大学生对英语的全面学习能力。
03、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
这项比赛是有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数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一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竞赛,比赛的初心在于锻炼学生运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的配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这项竞赛一般在每年9月举行,比赛时由三名队员在规定时间完成论文的全部工作,期间参赛者要遵守比赛规定,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以及使用计算机的一些必要软件等。总的来说,这种竞赛算的上是一个开放式竞赛,主要还是锻炼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04、各专业类的竞赛
相比于前面三个竞赛,专业类的竞赛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术业有专攻。然后对于每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比赛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的,我可以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是⼀项由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国际性计算机赛事,旨在展⽰⼤学⽣创新能⼒、团队精神和在压⼒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作为计算机领域的顶尖程序设计⼤赛,这项竞赛难度也是顶尖的,适合有⼀定竞赛基础的大学生。当然,得到的证书和荣誉也是含⾦量最高的。
总的来说,大学生可以参加的竟然其实有很多,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理智分析哪些是对我们个人能力提升重要的,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竞赛官网了解竞赛的形式、获奖率再结合自己的专业权衡筛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