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时代谁主沉浮 高通?英特尔?

移动时代谁主沉浮 高通?英特尔?,第1张

  11月9日,高通的市值终于超过了芯片巨头英特尔,而在两年前,高通的市值还只是英特尔的一半。

  “这是一个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的事,最重要的是反映了两个行业的趋势。”高通公司业务拓展全球副总裁沈劲表示。

  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是3亿部,年度增长45%,比PC的同期销量高67%。据Gartner测算,到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增长至10亿部,而PC的市场规模却在萎缩。

  高通与英特尔的角色似乎有了一个大反转:英特尔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主导PC芯片市场,到目前为止,市场份额仍高达80%以上。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高通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48%,未来这一比例还有望继续上升,而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为0.2%。

  消费者正在越来越多的场合看到高通有关其明星产品“SnapDragon(骁龙处理器)”的宣传,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特尔标志性的“intel inside”。

  高通会成为移动时代的英特尔吗?

  翻盘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主要做CDMA技术授权的高通能有今天的“飞黄腾达”。与此形成对比,英特尔、AMD等芯片巨头纷纷调低预期,甚至裁员,芯片行业呈现出整体萧条。

  截至2012年9月30日的2012财年第四季度财报,高通的净利润增长了20%,芯片出货量增长了11%,均创下历史新高。高通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授权收入,一部分是芯片收入,目前主要的智能手机品牌都是其客户。

  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虽然在计算能力上略逊于英特尔的X86架构,但在能耗上也更低,这让ARM阵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为主导的移动时代大获全胜,高通也是其中之一。

  与英特尔一直做通用芯片的战略不同,高通从2006年开始推出SOC(系统芯片),在此之后的几次移动机遇都被高通抓到了:2008年第一款Android手机就采用了高通芯片,之后高通在Android系统市场上保持了绝对领先。

  在微软推出Windows Phone及相关产品的很长时间里,骁龙S4都是微软唯一采用的芯片品牌。这还不包括微软发布Windows 8 *** 作系统之后,给高通带来的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的市场机遇。

  尽管在功能手机时代,高通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从2G到3G/4G的过渡过程中,“山寨手机厂商”以及相应芯片供应商的机会在减少,这给了高通机遇。

  以中国市场为例,为了加强跟联发科的竞争,高通在中国市场针对中低端市场推出了Turnkey(交钥匙)解决方案QRD,将研发到上市的时间大大缩短。

  据沈劲介绍,目前已经有40多家厂商在使用QRD高通参考设计,发布了100多款终端,还有100多款终端在设计之中。

  2012财年四季报显示,2012财年,高通的净营收增长了28%,营业收入增长了13%,净利增长了43%,芯片出货量达到5.9亿组,增长了22%。

  前景

  高通预计2013财年的销售额将从2012财年的190亿美元增长到230亿至240亿美元,这意味着年增长率将达到23%。

  “新兴市场正越来越成为我们的一个业务重点。”在上周举行的高通媒体周上,高通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

  据高通移动计算(QMC)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Raj Talluri介绍,新兴市场的3G和4G连接将从去年的8亿增长到2016年的27亿,增长率将达到200%。如果以中国市场来看,2011年到2016年手机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

  在快速爆炸式增长的移动市场,高通也正在试图将其客户范围从传统的手机企业,拓展到平板、电视,甚至PC。

  “我们要重新定义‘计算’。”高通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说。

  史蒂夫·莫伦科夫也认同此观点,“我认为智能手机及衍生产品,如平板电脑,或最终将取代PC的某种产品,将比传统的PC在技术底蕴、技术范围、设计等各个方面与手机有更多的共同点。我不认为PC本身会消失,但未来移动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

  不过,挑战也显而易见。

  与英特尔的竞争对手只有AMD不同,高通的劲敌有多个,比如:英伟达三星博通以及联发科,它们都是采用ARM架构的芯片厂商,英伟达在平板领域的订单甚至超过高通,而联发科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仍然十分强劲。此外还包括刚刚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英特尔。

  除此之外,高通作为无晶圆厂(fabless)半导体经营模式的代表,其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代工厂,就其今年推出的28nm(纳米)的芯片产品来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产能困扰,这甚至影响到了高通的股价。

  “在今年早些时候特别是年中的时候,我们的确面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新的28nm产品的需求非常大,远远超过当时产品的供给水平。不过,在今年第四季度将实现供需平衡,这个月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史蒂夫·莫伦科夫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411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