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传不乐见东芝半导体落入中国厂手中,但南韩中央日报(Korea Joongang Daily)分析报导指出,中国厂并购东芝半导体正是三星的心腹大患。日本政府政治凌驾专业的结果,最后可能让三星受惠,而东芝半导体则错失开创新局的契机。
东芝有技术没钱,中国厂有钱没技术,若不考虑政治因素,按理原本就该是一拍即合的组合,而产业分析师也同意,如果是由中国厂接收东芝半导体事业,三星主宰NAND 快闪存储的局面可能被打破,未来可能成为两强分庭抗礼。
不过据路透社报导,日本政府为阻止东芝半导体被赤化,可能以国安为由禁止中资投标。除此之外,分析师认为可能与鸿海搭档竞标的南韩厂SK 海力士也不被日本政府欢迎,因此最后可能由美国业者如美光、Western Digital 出线。
DRAMeXchange 统计资料显示,三星去年第四季NAND 营收成长近两成(19.5%),市占率来到37.1%,稳坐龙头位置。东芝暂居第二,但市占率仅18.3%,不及三星一半。
东芝半导体的下家会是谁?
东芝要分割旗下半导体成为独立公司东芝Memory,商情一日数变。一时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东芝半导体是集团中的金鸡母,获利能力及竞争力都还在。原来想只出售部份持股以解燃眉之急,只是财务的实况可能比想像中的严重,所以青山遮不住了。现有的想法是全部股份开放,出售给数家公司。
但是从买家的看法呢?买家有鸿海、SK海力士、西部数据、美光科技、苹果、微软,以及数家私募基金等超过10家业者。这些业者样态各异,他们又怎么看?
东芝半导体是获利的,短期间没有投资风险的问题。但是成立独立公司、公开上市,大股东会被约束不能卖股。纯就投资而言,这个至少是个中、长期投资。虽然可能有更长期的展望,但这样将一部份资金停滞在一个地方,需要有能支持中、长期投资策略上的理由。
SK海力士是最有动机去买东芝半导体股票的。东芝只有NAND、缺DRAM,SK海力士过去比较关注于DRAM与NAND制程研发的综效,于3D NAND的研发有些延后,所以二者在存储市场策略联盟,产品互补,而且二者在新世代存储MRAM也是联手开发。SK海力士的母公司SK又多金,所以即使只是持部份股权投资,也有充份理由。与此相似的还有美光。美光过去NAND的研发伙伴是英特尔,但在3D NAND的研发也显著的落后于三星和东芝。虽然与英特尔也有类似的3D Xpoint,但是密度、成本显有不及,离量产阶段也尚远。只是美光若插手入股,东芝与SK海力士的既有关系就得重新调整。
西部数据只是在走它的既定路程。3D NAND问市后,传统硬盘被3D NAND SSD取代只是时间的问题-市场预计交叉时点是2018年。之前它已买了与东芝系出同源的新帝,之后对东芝感兴趣是情理之中的事。即使只取得部份股权,能单只是在NAND的供应上取得些微的优势都值。
鸿海既然向上整合入面板厂群创、夏普,进一步的对东芝表示兴趣也不意外,这些电子器具原材料的取得可以增加其在代工价值链的纵深,只是与其有相同的想法的顾客苹果在此要小较量一番。
微软的想法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虽然微软以前与东芝也有在物联网、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但都不足以支持这样核心业务的扩充。
最令人费解的是私募基金。以纯粹投资获利为目标的私募基金来看,不会满意于只当股东这样简单的安排。这样规模的投资,更常想的是以管理、组织重整、分割等为手段增值再出售公司,获利会高得多。原先东芝只开放部份股权出售而他们居然表示有兴趣,让旁观者「都有些纳闷,无不疑心」。也许这些私募基金的财务触角早已侦知东芝财务状况的严峻情势。但是有些私募基金是不是只是一个影武者?令人费思量,有待观察。
无论谁买,都是一场豪赌
虽然大家都在竞争东芝半导体,不但是以存储行情和供需波动剧烈的现实来看,对任何买家而言,以上百亿美元高价买下这个事业,都将是一场豪赌。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指出,中国正大兴土木兴建晶圆厂,在全球目前兴建的晶圆厂中,中国即占半数,其中,中国兴建的17座晶圆厂里,又有六家是为生产记忆芯片,包括DRAM和NAND,六座中又有四座将生产先进的3D NAND芯片,等到2018年4月投产,光是一家3D NAND记忆芯片厂的产能,即可占总产能的6.6%。
彭博分析指出,这也意味着记忆芯片在半导体事业中面临供过于求的风险最高,各方扩厂与扩产,可能使存储芯片晶圆的产能供应在2018年底前增加18%。目前NAND快闪存储在内的供货吃紧,价格逐步走高。彭博的报价显示,这项产品的价格过去一年来上涨9%,但三年来仍下跌逾14%。
据称估计芯片事业价值至少1.5兆日圆(约131亿美元)。首轮竞标预定本月底前举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