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第1张

程序员也是吃青春饭的。

一、中国程序员真的很悲哀,从6岁开始读书,25岁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结果到了35岁就没人要了,能力稍微差点的,有的32就没人要了。职业生涯真的好短。而做程序员期间还要不断学习,天天还要面对无休止的加班,上班就要面对产品以及测试的纠缠。而要想进某些公司面试以及笔试的过程就跟应对高考一样,天天刷题。

二、程序员真的是个可悲的行业,这个行业,前浪死在沙滩上,就是青春饭,而且到最后身体还跨了。这个残酷社会,如果没有关系,仅仅靠自己打拼,又没有准备好未来的养老钱,不担心出路才怪。大家其实是同病相怜,只要醒着,就会出现各种担心。

三、程序员不行,只有那么十几个城市有合适的工作,而这些城市的人才供过于求,导致没有大公司愿意让一个普通员工完全远程办公。他们无法享受三四线城市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天伦之乐,不得不接盘一二线城市高昂的房价。

情景一:

程序员的悲哀,不是情商问题,不是衣着问题,更不是自黑之类的,悲哀是并没有决策权。项目做成什么样,你有决定权吗?那是领导和产品经理的事。注意流程是这样的:领导或经理决定要改需求,然后通知你,然后你等设计给你图,然后你做好。程序员只是一个执行者,别人叫你干啥你就只能干啥,除非产品是傻逼到让你实现不可能的功能。最后项目做坏了,裁员了是谁?程序员。

做程序员越久,越是感到:我们就是新时代的手工艺者。只有少数的人,从手工艺者,变成了发明手工艺制作机器的人,少部分人变成了设计手工艺品的人,少部分人变成了车间主任罢了。

“码农”这个词有着深深地悲哀。

情景二:

没有天赋、缺乏兴趣、不会热爱却仅仅因为高薪资而选择入行的程序员。

对他们来说,编程既乏味又痛苦,不愿意深究技术细节,实现就好,管他代码从哪来的呢?恨不得按行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年的经验顶十年用,不管混到什么地位,收入几何,其本质竟然真成了众人调侃的“码农”——农民工搬得是砖,你搬得是代码块呗

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其完全无法感知编程之美,难道这还不算最大的悲哀吗?

情景三:

作为创造性的工作者,程序员最悲哀的是,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欣赏你的作品。

他们能理解程序功能性的部分,但是无法看到它的艺术性,优雅的结构,简洁的逻辑,因为程序是对外不透明的,不要期望同行可以欣赏你程序的美妙。不过没有这种落寞,大概就不会有开元运动了。

欢迎大家都来吐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989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