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的处理步骤:
1,均值化
2,求协方差矩阵(我知道的有两种方法,这是第一种,按部就班的求,第二种是:(A*A‘/(N-1)))
4,将特征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选择其中最大的k个,然后将其对应的k个特征向量分别作为列向量组成特征向量矩阵
5,将样本点投影到选取的特征向量上
matlab实现源代码
%PCA算法,matlab实现function F=pcad(A,n)%A是M*N
%测试实例A=[2.5,0.5,2.2,1.9,3.1,2.3,2,1,1.5,1.12.4,0.7,2.9,2.2,3.0,2.7,1.6,1.1,1.6,0.9]
%结果F=[0.8280,-1.7776,0.9922,0.2742,正首1.6758,0.9129,-0.0991,-1.1446,-0.4380,-1.2238]
%PCA第一步:均值化
X=A-repmat(mean(A,2),1,size(A,2))%去均值
%PCA第二步:求特征胡则协方差矩阵
B=COV(X')%求协方差
%PCA第三步:求特征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v,d]=eig(B)%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PCA第四步:将特征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d1=diag(d)%取出对角矩阵,也就是把特征值提出来组成一个新的M*1的d1矩阵
[d2 index]=sort(d1) %特征值以升序排序 d2是排序后的结果 index是数排序以前的排名位置裤清棚
cols=size(v,2)% 特征向量矩阵的列数
for i=1:cols %对特征向量做相反位置的调整 是个降序排列。这个过程把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同时做相应的降序排列
vsort(:,i) = v(:,index(cols-i+1) ) % vsort 是一个M*col(注:col一般等于M)阶矩阵,保存的是按降序排列的特征向量,每一列构成一个特征向量
%vsort保存的是协方差矩阵降序后的特征向量,为M*M阶
dsort(i) = d1(index(cols-i+1)) % dsort 保存的是按降序排列的特征值,是一维行向量,1*M
end %完成降序排列
M=vsort(:,1:n)%提取主成分量
%PCA第五步:将样本点投影到选取的特征向量上
F=(X'*M)'%最终的投影
降维是机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思想。在机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高维的数据集,它们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和硬盘空间,而且在运算时会减缓速度。
降维能够使得数据量被压缩,加快运算速度,减小储存空间,以及方便可视化的观察数据特点。
PS:在降维中,我们减少的是特征种类而不是样本数量,样本数量m不变,特征值数量n会减少。
一种常用的降维算法是主成分分析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 PCA 。
PCA是通过找到一个低维的线或面,然后将数据投影到线或面上去,然后通过减少投影误差(即每个特征到投影的距离的平均值)来实现降维。
上图是一个包含二维特征值的样本集。黑色的叉代表样本,红色的线表示找到的低维的线,绿色的叉则是样本投影在线上的位置。而它们的投影距离就是PCA算法所需要考虑的。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PCA算法就是找出一个线,在数学上就是一个向量,使得其他样本投影到该向量上的距离最小。
推而广之:
一般情况下,将特征值的维度从n降到k,就是找到k个向量 ,使得样本在这些向量上的投影最小。
例如,2维降到1维,就是找到1个向量,即一条线;3维降到2维,就是找到2向量,即一个平面。
数据处理
假设有m个样本集:
下面需要对数据做一下特征值缩放或者均值归一化。
先计算出平均值,然后用样本值减去平均值。
然后用 替换 , 可以是数据最大值最小值的范围或者标准差。
算法部分
我们需要的就是矩阵U,他是一个n维方阵 ,它的每一列就是我们需要的向量:
使用 矩阵可以降维:
那么要回到原来的维度上去就需要:
这里我们只能得到原来的近似值
与 近似相等,两者之间的差就是投影误差,或平均平方映射误差:
数据的总变差(total variation),即样本的长度平方的均值:
选择维度k的最小值的方法:
表示誉梁平方投影误差除以总变差的值小于0.01,用PCA的语言称之为 保留了99%的差异性 。
PS:这个值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95%,90%,85%等等。
使用循环验证的办法:
初始化 ,然后计算出 ,通过 计算出 和 ,然后通过上方的公式计算出值是不是小于0.01。
如果不是,增加k值,直到获得最小的k值满足条件。
快捷办法
通过奇异值分解的到的矩阵 是一个n维的对角矩阵:
通过这个矩阵可以来计算:
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
这种方法就非常快捷高效。
我们在训练集上通过PCA获得矩阵 ,在交叉验证春虚巧集和测试集上就不能再使用PCA来计算矩阵了,而是直接用训练集里的矩阵来映射交叉验证集和测试集上的数据。
PCA最常用的就是压缩数据,加速算法的学习,或者可视化数据。
PCA的错误用法,用来防止算法过拟合
算法过拟合的原因之一是算法过于复杂,特征值的维度过高,使用PCA可以降低维度,看起来会有效,但是实际上效果很差。防止算法过拟合还是使用正则化的方法来实现。
还有一个注意点。就是在设计一个机器学扒键习算法时,不用一开始就考虑降维,先在不使用PCA的条件下设计算法,当算法出现问题,例如,算法计算过慢,占用大量内存...,之后当确定需要使用PCA的时候再继续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