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规定

计量管理规定,第1张

计量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保障量值的准确可靠,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标准规定了计量工作、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器及测试设备、量值传递的管理、要求与考核。

3职能

3.1集团设立计量科,负责本集团计量工作的综合管理。

3.2计量科负责计量测试技术、量值传递和监督管理,保证本集团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的准确统一。

3.3有关处室和车间具体负责本单位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及送检工作。

4计量工作管理

4.1计量器具台帐、原始记录及技术档案

4.1.1计量标准器及测试设备应健全技术档案,计量技术档案包括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 *** 作规程、检定证书等。

4.1.2计量科应健全计量器具台帐,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应健全计量器具分台帐。

4.1.3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出具检定合格证书\检定证书,应有检定人员鉴字,加盖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印章,并帖合格标签。

4.1.4标准器检定合格证存档三年,原始记录、计量器具报废单归档保存一年。

4.2计量科环境

4.2.1计量检定室保持清洁,室温恒定,易燃物器必须妥善保管。

4.2.2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 *** 作规程》。

4.3业务培训

4.3.1计量人员应持有上级计量部门颁发的有效检定资格证书。

4.3.2计量科负责各生产车间和有关部门的计量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

5计量器具管理

5.1申购、验收

5.1.1计量器具申购验收由计量科统一管理。

5.1.2有关生产车间及部门需要增加计量器具时,需将计划报计量科,经计量科审核报总经理审批后,送交采购部门采购。

5.1.3计量器具的采购应符合QT/ZQB7.6-11《监视和测量装置程序》第4.1.1条的规定。

5.1.4计量器具的入库验收依据QT/ZQB7.6-11《监视和测量装置程序》第4.1.2条执行。

5.1.5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科出具不合格项目及检定数据报告单,通知采购人员办理退货手续。

5.1.6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必须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并有“CMC”标志。

5.1.7新购置的.设备中附有的计量器具设备部门(或使用部门)在开箱时,应将计量器具送交计量科检定,检定合格后,由计量科编号,登帐建卡,签发合格证书\检定证书,帖合格标签,方可投入使用。

5.2领用

5.2.1有关生产车间及部门在领用计量器具时,应填写领料单,由计量科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后,方可到仓库领取。

5.2.2仓库凭计量科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领料单,发放计量器具,领用部门应将新领的计量器具送计量科进行检定,登帐、编号、建卡,实行分级管理。

5.2.3有关生产车间及部门的在用计量器具,不得随意流转,如确需调整时,应先到计量科办理手续,使用者对自己领用的计量器具应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不得外借他人使用。

5.2.4自制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科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建帐管理。

5.3分级管理

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现场、精度等级、产品要求、计量器具稳定性等,在用计量器具分为A、B、C三级管理。

5.3.1A级计量器具由计量科直接控制和监督。

a.本集团最高计量标准器及其配套的计量器具。

b.列入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c.关键工序的计量器具。

5.3.2B级计量器具

a.用于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数据要求的非关键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b.用于有关生产车间及部门内重要设备能源核算、物资管理用的计量器具。

c.对计量数据准确可靠有一定要求,但其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的计量器具。

5.3.3C级计量器具

a.用于生产工艺、质量检测以及生产或装置上固定安装的不易拆卸,而又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器具。

b.计量器具性能很稳定,可靠性高,而使用又不频繁,量值不易改变的计量器具。

c.一般工具类的计量器具:

d.用于生活方面的用户用计量器具和基层职工福利方面用的计量器具。

5.3.4分级管理要求

5.3.4.1A级计量器具

建立集团最高计量标准履历表、计量器具台帐和编制周期检定计划,设专人保管、使用,按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并做好稳定性记录。属集团自检的,应严格按检定规定和检定周期实施检定,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复核计量检测数据,必要时须重新送检。

5.3.4.2B级计量器具

a.建立计量器具台帐。

b.编制周期检定计划,并按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5.3.4.3C级计量器具

a.建立台帐。

b.延长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主要用于使用环境好,或使用频次低,或计量性能稳定,但仍有一定准确度要求的。延长周期不超过原周期的2—3倍。

c.有效期管理。

主要用于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且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但须加强日常维护。

d.一次性检定。

主要用于计量性能较稳定,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且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经一次检定合格后,只进行日常维护,不再进行周期检定。但必要时,需要进行现场校验(或比对)。

e.不需要检定

主要用于作工具用的计量器具,或无量值要求的。

5.3.5分级标志方法

周期检定中的计量器具,台帐上应注明管理级别A、B、C,计量器具应贴有(A)、(B)、(C)标签。

5.4周期检定

5.4.1周期检定时间,必须符合规定,根据生产情况,可以缩短周期检定时间,但不得延长周期检定时间。

5.4.2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应达到98%以上,周期检定合格率应达到96%以上。

5.4.3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在接到《周期检定通知单》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收集计量器具,送交计量科进行检定。

5.4.4计量器具在计量科的检定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五个工作日(强制检定或外检的除外)。

5.4.5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发现在用计量器具有问题或异常,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马上送交计量科检定。

5.5抽检

5.5.1在用计量器具必须处于完好清洁状态。

5.5.2计量器具使用者有权拒用精度失准、无合格证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计量器具。

5.5.3在用计量器具由计量科负责每月进行抽检,抽检数为部门在用计量器具总数的10%以上。

5.5.4计量器具的抽检合格率应达到95%。

5.5.5抽检内容包括:计量器具是否在周期检定内,有无检定合格证、标签,是否丢失零部件及示值是否达到检定规定要求。

5.5.6凡抽检的计量器具应做好检定记录,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立即通知停止使用。

5.6修理、维护和保养

5.6.1计量科负责集团计量器具的修理,生产车间和有关部门负责使用维护和保养,不得擅自拆修、迁移计量设施,如果确实需要拆除或迁移,须经计量科批准。

5.6.2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应符合检定规程确定的等级或技术条件的要求,达不到检定规程或技术条件规定的精度等级的,应予以降级或报废。

5.6.3对计量科暂不具备检修条件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科负责统一办理外检检修。

5.7计量器具的考核

5.7.1凡由个人领用、保管的各类计量器具,丢失或因违反 *** 作规程使用,而造成报废的计量器具,由个人出据原因,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计量科存档,并根据实际使用时间,一律按表1所列标准赔偿。

表1

实际使用时间

赔偿原价的%

第一个检定周期内

100

第二个检定周期内

75

第三个检定周期内

50

第四个检定周期内

25

5.7.2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律扣罚单位考核分2分。

a.丢失检定合格证\检定证书、合格标签及计量器具零部件的。

b.使用未经检定登记的计量器具的。

c.使用者擅自拆卸计量器具的。

d.未按周期送检的。

6计量器具及测试设备

6.1本集团所建立的各类最高计量标准器,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审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6.2凡直接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检测等属于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向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单位申请检定合格后,方可在本集团投入使用。

6.3计量标准器具是本集团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必须按周期送检,超周期的计量标准器一律禁止使用,在用计量标准器的周期受检率必须达到100%。

6.4根据有关技术文件或检定工作需要,需要添置标准器时,由计量科提出型号规格、用途及数量,报总经理审批。

6.5新购置的计量标准器,由上级技术监督部门检定是否合格,合格的投入使用,不合格的通知采购部门办理退货。

6.6计量标准器及测试设备,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检定确认已失去原有精度等级时,按上级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定数据降低精度等级使用,确认已经报废的,应及时报废。

6.7使用管理

6.7.1计量标准器及测试设备应由使用者负责保管,并对其技术状态的完好负责。

6.7.2计量标准器及测试设备使用前首先进行检查,确认正常时方可使用,使用完毕后,应关断所有开关,切断电源,擦试干净,涂油防锈。

6.7.3计量标准器一律不得外借,如生产上确有特殊需要,须经计量负责人批准,并办理借用手续。

6.7.4计量标准器及测试设备出现故障,精度失准,应及时报告。

7量值传递系统一致

7.1我集团所建立的各类标准计量器具,接受上一级基准所测量值的传递,以保证量值的准确一致。

7.2计量科负责本集团温度、力学、长度等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工作。用检定或比对方法,保证各种(类)在用计量器具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使用,由计量科出具检定合格证或计量检测报告。

8计量管理考核检查

8.1质检处负责计量管理工作的考核检查。

8.2计量科负责对各车间和有关部门计量器具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3本规定适用于产品质量管理的有关标准考核。

产品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1. 主要内容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质量档案的管理

2.凡属上级下达的有关质量文件,各种产品质量报表、质量检验报告(单据)分析统计资料,各种原始记录和台帐,外协、外购的质量检验凭据、记录等都属于归档范围。

3.由上级下达的质量文件、荣誉证书都由后勤部存档,上级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查,结论性材料重大事故的汇总材料,整机产品的质量档案由质管部存档。

4.质量信息反馈单等质量档案,由车间留存,质管部负责存档。

5.所有质量档案材料,书写要完整清晰,不能涂改,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

6.档案保管

6.1产品质量档案必须分类整改,装订成册归档,必须妥善保管,以便查询。

6.2各种产品存档资料按标准管理规定处理

7档案的查询

7.1公司有关部门或外来人员需借阅质量档案时,须经理、总经理批准后,办理查询手续。

7.2对外提供产品质量档案资料,必须总经理批准。

计 量 管 理 制 度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企业计量管理的总则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企业计量管理

2.总则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实施细则和有关法,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和实际制定了一些规定,作为本公司的计量管理制度。

2.2公司计量工作是公司的基础管理之一,做好计量工作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经营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2.3公司的计量工作要不断采取现代化计量技术装备,完善公司的检测体系,为产品开发、生产、科研经营管理作贡献。

3.计量工作职责范围

3.1计量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各类计量器具台帐,检定记录单,妥善保管好计量器具说明书等技术档案。

3.2保证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日程进行,受检率达100%。

3.3不准使用无编号和检定无合格证的计量器具,负责报废计量器具

3.4妥善维护,保养好计量标准器具,编制计量器具,添置计划。

3.5计量人员对计量器具的日常使用进行监督定期巡检,要求每月巡检一次,并做好巡检记录。

3.6对委外检定的计量器具,按周期要求,应按时送检。

3.7凡报废、报停的计量器具需办理手续,并分类统一管理。

3.8对使用无编号或未检验的器具的人员,一经查出,应予严肃的罚款处理。

3.9如遇到难以解决的计量纠纷,如属计量器具原因,可到上一级计量部门仲裁,如由其他问题,可由主管领导召集有关人员共同裁定。

3.10凡属保管不善遗失损坏的计量器具,其赔偿损失按本公司的计量器具的赔偿规定执行。

过程方法在计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之我见

所有的工作、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过程。要做好计量管理工作,过程管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过程管理方法也是国际上正在风行的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的“八大原则”这一。计量管理工作既然也是一个过程,要做好计量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过程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

要确定你的计量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

。目标一定要具体,要可以用定量的和定性的指标来评价,同时目标值一定要适度,不可过高或过低,一定要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又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够实现的,绝对不能是唾手可得的,能唾手可得的工作结果,这个工作应该列入例行公事。

2第二,

明确输出

。目标就是你的工作(过程)将来达到的结果,就是你的最终“产品”,也就是你的过程的输出,这个输出必须满足顾客要求。顾客可以是单位外部的,也可能是单位内部的,也可能是你的上级领导或上级部门。他们的满意才是你工作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3第三,

明确输入

4第四,确定为了把输入转化为输出

应该做那几件事

5第五,策划

。由第四步已经确定了主要活动,接下来就是策划每一项活动(工作)什么人做,什么时间做,在哪里做,用什么方法做,做到什么程度,这项活动要求上一项活动提供什么,给下一项活动又提供什么产品(如半成品、报表、报告、服务等)。做这项工作的人不要仅仅限定在计量部门一家,要学会如何调动全企业合适的人力资源为计量管理工作作贡献。这就是工作程序

,如果用文件固定下来,就是程序文件。

6第六,

对各项活动进行控制、监视

从第一到第六步,

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这就是PDCA循环在过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应用得好,我们的计量事业和工作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发展,不断前进。

许多计量工作者都对计量管理工作感到疲惫,感到累。所谓感觉自己身心疲惫、工作累,主要表现在工作没有头绪,事无巨细,完全充当灭火队员的作用,或者无所事事,得不到领导重视和员工支持,身心疲惫,而对于聪明的计量管理者就是万事起头难的原因造成的了。第一到第五步在开始创业阶段的确累,甚至达到要掉几斤肉、扒几层皮的程度。但是只要你用系统管理的方法(也是管理工作的八大原则之一哦),把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抓,建立该项工作的管理体系,例如对于我们计量管理工作来说,就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度过了起头难的关口,就会风景这边独好,剩下的就是正常持久的运行了。那时候,监视和测量就变成我们计量管理者最主要的工作了。那时候你就大权独揽(管资源提供、管理评审、监督考核),小权分散(具体运作),体系会自动按它的运行规律推动你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了,你也就轻松了许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6929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