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回答:
一致性哈希算法在1997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设计目标是为了解决因特网中的热点(Hot pot)问题,初衷和CARP(缓冲阵列路由协议,Cache Array Routing Protocol)十分类似。一致性哈希修正了CARP使用的简单哈希算法带来的问题,使得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可以在P2P环境中真正得到应用。
标准:一致性哈希提出了在动态变化的Cache环境中,哈希算法应该满足的4个适应条件:
1)、平衡性(Balance)
平衡性也就是说负载均衡,是指客户端hash后的请求应该能够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去。一致性hash可以做到每个服务器都进行处理请求,但是不能保证每个服务器处理的请求的数量大致相同。
2)、单调性(Monotonicity)
单调性是指如果已经有一些内容通过哈希分派到了相应的缓冲中,又有新的缓冲加入到系统中。哈希的结果应该能够保证已分配的内容可以被映射到新的缓冲中去,而不会被映射到旧的缓冲集合中的其他缓冲区。
3)、分散性(Spread)
分布式环境中,客户端请求时候可能不知道所有服务器的存在,可能只知道其中一部分服务器,在客户端看来他看到的部分服务器会形成一个完整的hash环。如果多个客户端都把部分服务器作为一个完整hash环,那么可能会导致,同一个用户的请求被路由到不同的服务器进行处理。这种情况显然是应该避免的,因为它不能保证同一个用户的请求落到同一个服务器。所谓分散性是指上述情况发生的严重程度。
4)、负载(Load)
负载问题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分散性问题。既然不同的终端可能将相同的内容映射到不同的缓冲区中,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缓冲区而言,也可能被不同的用户映射为不同的内容。与分散性一样,这种情况也是应当避免的,因此好的哈希算法应能够尽量降低缓冲的负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