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第1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意就是,皇帝遵照上天的旨意,对你下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借用天命,无非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了一座皇城,并将其中规格最高的朝会打殿命名为“奉天殿”。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来建紫禁城时,又将“奉天殿”原封不动“搬到了”北京。

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于明朝,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朱元璋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此说法来源于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

明朝圣旨的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即“奉天承运皇帝”朱元璋颁布的诏书,而“承运”指的是继承新生的气运,实指君权神授。

扩展资料

唐朝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

一般由中书省(多为中书舍人)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故而其所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门下”两字,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开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

而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如德宗即位册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肃宗即位赦称:“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顺宗即位赦称:“朕纂承天序……”,这也可以看做后世“奉天承运”的雏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大概意思就是皇帝是遵照上天的旨意,对在他一人之下的所有人下达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借用上天的命令,无非是为了加强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以更神圣的理由统治天下。

不过,明清两代的诏书并不是都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开头,也有相当一部分诏书开头直接用“皇帝诏日”或“诏曰”。因此,事实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凡是皇帝的圣旨,头一句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来历

据说,“奉天”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在那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便命名为“奉天殿”。

后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篡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并把明朝的首都改迁为北京,又在北京模仿南京城建了规模更宏大的紫禁城,奉天殿自然也被原封不动的从南京“搬到了”北京。这“奉天承运”的说法恰是源于这座奉天殿。

这一说法也曾在清朝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俞樾的《茶香宝续钞》中有记载:“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由此而知,这种四字用法最早源于明代的奉天殿。

意思是“奉天承运的皇帝,下诏书说”。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种圣旨开头的方式,是明朝朱元璋的原创,通常针对“诏、制”这两种文体。

“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来历

朱元璋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在那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便命名为“奉天殿”。

后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篡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并把明朝的首都改迁为北京,又在北京模仿南京城建了规模更宏大的紫禁城,奉天殿自然也被原封不动的从南京“搬到了”北京。这“奉天承运”的说法恰是源于这座奉天殿。

这一说法也曾在清朝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俞樾的《茶香宝续钞》中有记载:“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由此而知,这种四字用法最早源于明代的奉天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786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