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是多少度
火是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分为小火、中火、大火。大火也叫旺火、小火叫文火。
火后来引申为产生光焰的爆炸或射击,怒气、燥热之气、热烈的、红色的等含义。
火是物质分子分裂后重组到低能分子中分离、碰撞、结合时释放的能量。
早期,火被用于烹饪较易消化的熟食、驱赶野兽、热处理材料等等。
它们是指烹制菜肴的火力大小。具体多少度很难测得清楚,一般是烹制者自行掌握。
猛火:也称武火或旺火、急火。
大火:是一种最强的火力,用于“抢火候”的快速烹制,它可以减少菜肴在加热时间里营养成分的损失,并能保持原料的鲜美脆嫩,适用于熘、炒、烹、炸、爆、蒸等烹饪方法
中火:也叫文火,有较大的热力,适于烧、煮、炸、熘等烹调手法。
小火:也称慢火、温火等。此火火焰较小,火力偏弱,适用于煎等烹饪手法。
扩展资料
掌握火候的重要性:
1、准确把握火力的大小与时间长短,使原料的成熟恰到好处,就可免除夹生与过火。
2、一般的菜肴原料经过加热之后,部份营养成份就会分解,所以恰当使用火候,可减少其营养成份的损失。
3、如火候不够,菜肴加热达不到要求的温度,原料中的细菌就不能杀灭,因此掌握好火候,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候
一、温度不同
1、大火:又称为大火、急火或武火,温度在100摄氏度及以上。
2、中火:又称为文武火或慢火,火力介于旺火及小火之间,温度在80-60摄氏度左右。
3、小火:小火又称为文火或温火,温度在50-40摄氏度左右。
二、火焰形状不同
1、大火:外面的火焰和里面的火焰都非常大,火柱会伸出锅边,火焰高而安定,火色呈蓝白色,热度逼人。
2、中火:外面的火焰会变得比里面的火焰小,火焰较低且不安定,火光呈蓝红色,光度明亮。
3、小火:外面的火焰完全熄灭,只保留里面的火焰,火焰小且时高时低,火光呈蓝橘色,光度较暗且热度较低。
三、作用不同
1、大火:烹煮速度快,可保留材料的新鲜及口感的软嫩,适合生炒、滑炒、爆等烹调方法。
2、中火:一般适合于烹煮酱汁较多的食物时使食物入味,如熟炒、炸等均适合。
3、小火:一般适合于需长时间炖煮的菜,使食物有入口即化的口感,并能保留材料原有的香味,适合的烹调方法有炖、焖、煨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