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下厨房app分析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下厨房app分析,第1张

slogan: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目标用户

想做菜,但不会做菜的美食爱好者

会做菜,但无处分享的美食爱好者

由此分析得出,下厨房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20-29岁的年轻人群,男女比例保持平衡,它被央视CCTV新闻频道报道为年轻人流行的生活方式APP。

创始人为原豆瓣设计师、UGC行业专家王旭升

1)菜谱运营,一开始把卖相好的,被赞次数多的作品挑出来,放在前面;后来用户觉得太难了,不愿意上传;

调整之后,按照菜谱上传的时间倒序排列,让用户可以看到最近一小时、两小时、一天内的作品,“那他就会觉得这个菜谱好像确实很热门,并且其他人做得好像也不咋地,自己做的比别人好多了,就有信心拍张照片传上去。

2)结构化菜谱形成多分类食谱;

3)社区化关键就是要让每个用户感觉到平等,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内容体系里来;

4)一开始按最靠谱的热门度排序,新用户一搜索,出来的都是最经典、做过率最高的方子。但这样一来就会形成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新菜谱完全没有出头机会,影响新作者的创作热情。具有热度的老菜谱越来越热,而老用户总是看到这些,也会缺少新鲜感。新菜谱进到社区,先给5000次曝光。在搜索列表里,有一个位置是留给新菜谱的。

第一批用户很多是豆瓣上的一些热爱美食的美食爱好者,下厨房做好 之后就给豆瓣的那些美食爱好者发了一些私信,然后就请他们来看一看,他们来了之后看到下厨房,嗯确实这边非常漂亮简洁,就有一批豆瓣的用户在这里驻扎下了,然后这批用户因为确实质量非常的高,后续产生了很多UGC 的优质内容,然后再通过口口相传,这样下厨房的种子用户就积累起来了。首先做的是web,那时候比较早,后来是做了移动端,11 年做了移动端,所以第一批app的用户其实是从web 用户转化过去的。

依靠《万能青年旅店》歌词“是谁来自山川湖海 , 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传播;每一句文案都考虑传播点?是否让人意想不到,原来还可以这样?首日3w独立访客;或者用户也很快留去;

花了1个月积累1000个作品,鼓励尝试,榜样效应与模仿效应。

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电视(明星真人秀下厨类活动)

从2011年到2016年,下厨房完成了从工具到社区到电商的转变。

菜谱相关功能更新

广告 :2013年,“下厨房”收入仅100万元,大多来自品类广告。在“下厨房”上做广告的品类包括食材、调料、炊具、橱柜,甚至超市。既有首页的banner广告,也有将调料、炊具嵌入菜谱的“品牌菜谱”。但品牌广告存在一个问题,就像新浪微博一样,人气博主完全可以借助“下厨房”平台自己做广告,品牌商也更愿意与他们合作,平台最终为他人做嫁衣裳。

一号店导流 :和多数有人气没财气的APP一样,“下厨房”对商业模式进行了诸多探索。最初尝试是往1号店导流,但效果不理想。用户习惯就不是去网上打酱油。多数人看完菜谱会去超市买东西,价值转化发生在超市,没“下厨房”什么事儿。很快,他们放弃了。

食材导流 :2013年8月,“下厨房”上线了生鲜电商项目“有点田”,与北京周边多家有机农场合作,销售农场年卡、打包菜品。王旭升希望借这个产品验证用户网上买菜的习惯,但结果是转化率很低,甚至达不到广告价值。现在,“下厨房”已经把“有点田”的入口隐藏起来,食材导流的尝试宣告暂停。

市集 :主要以食材和厨房用品买卖为主。

衍生品销售 :下厨房从2013年开始,与下厨房美食达人合作出版了美食类图书,主要以菜谱为主要内容。美食图书的出版与销售形成作家分成与电商分成两部分的商业模式。

从最核心的环节,菜谱、清单、社交、电商四个方面进行功能拆解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菜谱的形式上,三款软件均以图文、视频为主。其中,下厨房与豆果美食是从图文蔓延到视频,而厨房故事则是主打视频,由于它的内容产生均由官方精心挑选和制作,所以在整体详细程度和美观程度都高于前两者。

在查找菜谱上,下厨房由于目前主打电商板块,菜谱的展示篇幅不大,在运营上推动用户去展示轻量级的美食秀,而不是复杂的整个菜谱,猜测也是因为平台的菜谱数量已经趋于饱和。

而豆果美食鼓励用户分享和制作美食和新菜谱的程度高于下厨房,从其最新菜谱、各类秀美食板块可以看出。

从菜谱查看的实用性来看,下厨房的优势更加明显,排版清晰,重点突出,尤其ipad版,让用户能在一个屏幕中看清楚整个制作步骤,还添加了计时器功能,但其缺点是留白太多,未充分利用空间。豆果美食的设计则有些粗糙,缺失美感;厨房故事的排版条理清晰,十分有美感,但就真实的使用场景来说,我认为下厨房不用翻页的设计更加实用,但厨房故事由于视频居多,这种设计更符合其核心。

将想做的菜添加到清单后,拿着手机就可以去超市进行菜品的选购了。在这部分的处理上,三款app的形式虽不尽相同,但本质来说差别不大,都能轻松查看、添加和删除。在删除 *** 作上,前两者更符合用户习惯;在美观度上,厨房故事则更有优势。

豆果美食的社交部分强大,厨友间可以发帖交流、在各自感兴趣的圈子交流。且其个人主页展示内容也很丰富。下厨房目前的社交功能也逐渐成熟,甚至单独列出信箱一栏,从工具到平台到电商逐步转化。

对比三款app的电商部分,前两款app均采取商户入驻的形式,下厨房的商品范围目前以厨房用品和食材为主,食材暂时主打烘焙,而豆果美食的商品范围更广,生鲜等都涵盖在内。下厨房的每样商品做到和平台内的菜谱关联起来,而豆果则是在菜谱中生硬的插入不相关商品的广告,体验非常不好。

厨房故事目前仍是一个纯粹的工具型app。

就整体的设计风格来说,个人更偏好厨房故事,大片精致的美图占据版面,真正把制作美食是种享受的理念传递给了用户,从其筛选机制、小贴士、烹饪时间、单位转化等细节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款为零基础用户准备的厨房app。

下厨房由于转型寻求变现,整个app的大部分版面全被推广的商品占据,让人有些失望。个人认为让广告打的低调些,让用户先看到菜谱再触发购买会更恰当。在产品细节上,不如像厨房故事学习,为用户考虑再多些,也有助于老用户的留存。

anyway,菜谱还是非常好用的,鄙人学会的自己爱吃的红烧鱼和红烧土豆,感觉要幸福死了~

一、菜谱APP+美食直播

目前菜谱类APP一般都是以图文形式或者视频形式向用户展示内容,但可能已经满足不了一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用户的需求。但是如果是通过美食直播这种方式,把教与学同时进行,同时即时的互动更切实解决用户在实际 *** 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APP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只要你烧得一手好菜,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有机会通过APP为用户直播分享自己的成功心得和秘诀。当然,对于任何一个APP来说,如果要加上直播的功能,那就需要考虑系统能否承受千人甚至几万人共同观看学习的压力,这给企业开发菜谱APP增加了开发成本和难度。

现在市场的上的菜谱APP还没有这种美食直播的功能,如果先使用这种方式,那就有可能改变了行业同质化的竞争业态,而且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多元化的互动渠道和美食交流体验。

二、菜谱APP转型

未来,单纯的菜谱APP可能突破转型为以美食大数据为核心,搭载美食内容、社交属性、电商属性的大型美食互动及交易平台。因为这种更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单纯的菜谱APP没有什么盈利点。

总之不管哪一种方式,对于菜谱APP来说,用户永远都是核心出发点,所以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是菜谱APP开发的一个原则。软捷科技是一家是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专业公司,提供菜谱APP开发定制服务,致力于为客户开发出受用户满意的APP产品。

一、 市场分析

1.1  菜谱app的整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相比其他三项,“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的频率更高。根据人类生活的规律,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会更加关注自身饮食的健康,此时人们的饮食会逐渐地从外卖、食堂等转换为以自己做菜为主,因此互联网菜谱便有了用武之地。

“民以食为天”,吃是大家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美食再不是传统的线下传播方式,而是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展现出更强大的魅力。各种各样的美食栏目,如《家政女皇》、《十二道锋味》、《舌尖上的中国》、《深夜食堂》、《中餐馆》等,都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由于是以收视率为主要目的,传统美食电视栏目往往菜谱有限,很难一一匹配用户需求,因此种类齐全、专业的互联网菜谱具有很大的市场。

美食是一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断探索的伟大事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得美食届的武林秘籍——《菜谱》以一种新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从2004年第一家菜谱网站美食天下的出现,到2011年第一款菜谱app——美食天下app的推出,再到其后三年间不下10款主流菜谱app陆续出现,菜谱app市场呈现了一个稳步发展的市场格局。

1.2 菜谱APP的市场渗透率

通过下图的数据可以看出,菜谱app市场在过去一年无大幅变化,市场渗透率维持在3.5%左右,用户规模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6%, 截至今年7月最后一周,菜谱app市场渗透率为3.7%,用户规模超过3300万人。

1.3 主流平台上线时间

主流菜谱平台从PC端时代开始积累用户,早年成立的主流菜谱平台完成了从PC时代到移动端时代的过渡。以最早涉足互联网菜谱领域的美食天下为例,2004年网站成立开始积累用户,随着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疾速发展,美食天下顺势而为,分别于2011年3月和2012年4月上线了美食天下app和菜谱精灵app,在移动端获得了良好的持续发展。

1.4 菜谱app的盈利方式分析

目前菜谱app盈利模式主要有电商、广告、数据、线下课程这四大部分。

菜谱app通过前期的美食分享和厨艺交流使菜谱app走向社区化,在完成了前期的用户积累后,逐渐向盈利模式探索阶段过渡,目前主要有电商、广告、数据、线下课程等盈利模式。

二、菜谱类app的竞品分析

2.1 战略层分析

(1)市场概况

下图数据显示,菜谱app的市场渗透率普遍不超过1%,在过去一年中,下厨房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市场渗透率始终保持在1%以上,平均每100台手机中就有超过1台手机安装了下厨房app,其次分别为豆果美食、香哈菜谱。 本次菜谱app的竞品分析主要以市场渗透率较高的下厨房、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下厨房以155.5万的平均DAU在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的应用中一马当先,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过去半年的平均DAU分别为50.6万和40.9万,下厨房平均DAU超过其余四款主流菜谱app的总和。

通过观察下图中的数据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菜谱类app基本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89.1%的用户仅安装一款菜谱app,而不是同时安装几款竞品,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 菜谱类app同质化程度高 , 近九成菜谱类app的用户仅安装一款菜谱app。

下图数据显示,下厨房用户忠诚度在市场渗透率top10的菜谱app中居于榜首,87.5%的用户未安装竞品,其次是香哈菜谱和豆果美食,2款菜谱app独占率超过八成:下厨房、香哈菜谱,其次以豆果美食紧跟其下,市场独占率达到了76.5%。

从市场概况的角度上来看,下厨房app的市场渗透率、平均DAU和用户忠诚度都高于豆果美食、香哈菜谱这两个app,整体市场数据显示良好,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的市场数据则在整体概况上大致相同。

(2)用户画像分析

下厨房用户画像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下厨房app的用户中有79.5%的用户是女性,只有20.5%的用户是男性,是典型的“女儿国”;app偏好分别为手机淘宝、美团、支付宝、微博和京东;使用的机型也主要以OPPO为主。

豆果美食用户画像

在豆果美食用户中,72.7%的用户为女性,75.8%的用户不到30岁,其中20-24岁的用户占比35.4%;app偏好种类和下厨房相同,是属于“真吃货”类型,最偏爱的app是美团,要DIY也要考察各家美食。

  香哈菜谱用户画像

与其他app相比,香哈菜谱更像是“家庭煮夫”根据地,35.3%的用户是男性,数据显示在香哈菜谱用户中,93.9%的用户不到35岁,其中87.8%的用户对音乐感兴趣。

通过对上述的数据进行总结发现,美食类app用户大多数为女性;最受美食类app用户喜爱的手机品牌是OPPO,在下厨房用户偏好度最高的top5安卓机型中有四款是OPPO旗下产品,说明大多数用户喜欢拍照和分享;app偏好分别为手机淘宝、美团、支付宝、微博和京东,说明这类用户生活网上购物比较频繁。

(3)产品定位

下厨房Slogan:唯有美食与爱  不可辜负

豆果美食Slogan:开启美味生活

香哈菜谱Slogan:认真生活

三款app的slogan都是以“美食”、“生活”字眼为主,可以看出这类的app的表面目标是让用户通过做菜热爱美食, 但是却蕴含让用户开始做菜、爱上做菜、热爱生活的深层含义,从影响用户的行为,直到影响用户的情感和价值观。 但是从每个app的具体slogan来看,下厨房的app更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内涵更加深刻,而豆果美食更加注重食品的味道方面,香哈菜谱则更加注重培养用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方面。

三款app的产品介绍和应用详情如下图所示,这三款app的风格迥然不同,下厨房APP介绍简洁、给人一种简约大方的感觉,旨在介绍创新亮点;豆果美食的介绍则篇幅过长、过于介绍奖项和核心功能,但并未写出其独特功能和特点所在;香哈菜谱则旨在通过现金补贴等来吸引客户,主要推出近期的运营活动。

(4)商业模式分析

菜谱app通过前期的美食分享和厨艺交流使菜谱app走向社区化,完成了前期的用户积累,逐渐向盈利模式探索阶段过渡,目前主要有电商、广告、数据、付费课程等盈利模式。三个app的主要盈利方式也是如此,菜谱类app通过海量免费菜谱积累一定的用户量,提高用户的转化率和离开成本,随后开始推出特色的付费课程和电商类业务例如下厨房的“市集”、豆果美食的“购好物”和香哈菜谱的“商城”。

(5)差异化战略  

虽然这三个菜谱app的用户、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大体相同,但是由于各个app的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这几个app目前的发展和主要功能方面还略有差别。下厨房的特色主要在于常常举办的厨房活动,作为UGC的平台,定期举办活动能够很大程度上活跃用户、留住老用户,并且下厨房还创新了“菜篮子”和“横屏模式”的做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可以视为“魅力型需求”;豆果美食注重菜谱的推荐功能,在主页面的下方都是对用户菜谱的推荐,豆果美食的特色在于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孕妇、儿童、爸爸、减肥、高血压等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饮食,并且具有饮食统计和规划的功能;香哈菜谱也注重为用户推荐菜谱,不过与豆果美食不同的是,香哈菜谱主页面着重菜谱短视频的推荐功能,菜谱短视频的推荐要多于菜谱图文的推荐,并且针对不同的付费课程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细分。

2.2 范围层分析

(1)核心功能的比较

三款app都具有的功能为上传菜谱、作品、搜索功能、菜谱推荐、市集、付费电子书、社区等功能。 但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菜谱功能,菜谱功能作为菜谱app的核心功能,是用户长期使用此app和使用其他衍生功能的基础。通过对三款app的页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三款app的菜谱功能区都比较多, 下厨房还创新了菜篮子和横屏模式的独特功能。

(2)商城功能

在商城功能方面,下厨房包含了烘焙、果蔬生鲜、器具、方便食品等16个分类的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产品的评论和销售量也比较多,并且部分菜谱还具有一键买齐食材的功能,送达效率也比较高,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豆果美食的商城产品分类只有6种,商品的品种也比较齐全,但商品的评论和点赞量一般,商城规模和下厨房比略小;香哈菜谱的商城功能没有一级界面,目前只有二级界面才能到达,商城目前有5种商品分类,在“厨房电器”、“精选美食”的子界面中没有商品。可以看出,在商城功能方面,下厨房已经初具规模,并且体系比较完整,具有选菜谱、购买食材、做菜、分享点赞的一体化流程,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3)社区功能

从社区功能的角度上来看,下厨房基于较多的用户,更注重用户中熟人之间的社交,因此信箱、收藏以及关注动态方面都是用户关注的人,没有用户推荐,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用户的交流,但是菜谱的传播效率和广度不高;而香哈菜谱和豆果美食则社区部分则更注重用户之间的陌生人社交,主要以推荐菜谱和作家为主,菜谱的受众较广,传播覆盖面广。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下图显示,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 app日均使用频次均超过1次,日均使用时长都在10分钟以上,用户在菜谱类app中停留的时间基本在20分钟左右,其中还包含菜谱和商城的浏览等,这就意味着此类app用户并不会在社区停留太长的时间,因此此类app的推荐菜谱功能应和算法功能匹配,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作品,才能让用户有较长时间的停留。

(4)付费知识功能

付费功能之所以存在,一是由于大多数免费的菜谱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发布,在营养搭配、健康安全方面没有权威,缺乏专业性;二是由于免费菜谱只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减肥餐、营养餐、孕妇餐等,这类人往往具有更加特殊的用餐需求,需要专业的指导。在此背景下,付费课程应运而生。

整体上讲,这三款菜谱app的付费课程大体相同,主要包含视频课程和电子书两大方面。目前,只有下厨房和豆果美食视频课程和电子书的付费内容都有,但香哈菜谱付费知识只有视频教程部分,并没有电子书。

(5)社交功能

对于社区活动来说,用户可以选择上传菜谱或作品、转发、评论、点赞等,并且三种app都在首页设置了“关注动态”这一类选项,用来查看用户自己想看到的人的消息和动态。并且,每个app还有社交的一级界面。

在个人的社交主页上,这三类app的功能设置明显不同。下厨房设置了“信箱”页面,通过这个页面可以查看用户关注的好友动态,但用户只能通过搜索添加好友,没有相关推荐;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在社区部分添加很多的推荐功能,包括推荐菜谱和一些话题等。

2.3 结构层分析

下厨房app产品的功能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豆果美食的功能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香哈菜谱的功能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这三类app的功能结构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这三款app页面设计基本相同,都包含了菜谱页面、社交页面、个人主页这三部分。菜谱app的功能很多,因此使用路径也很多,很难一一列举,因此该部分以用户最为核心的菜谱功能为例绘制用户使用路径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用户使用的核心功能——菜谱功能的使用路径是相同的,具体的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到达菜谱页面的位置

三款app在菜谱的到达页面上有所不同,下厨房菜谱内容的界面主要是三级界面,为主页面的其他内容呈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到达菜谱内容的页面包含二级页面和三级页面,主要以二级界面为主。

(2)购物页面

下厨房和豆果美食都具有购物的一级页面,用户可以直接到达购物主界面,说明这两款app在购物业务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二级页面为类似于淘宝的商品页主页面或者分类界面,衔接自然清晰。但是香哈菜谱购物页面则是一级页面中的一个小图标,说明购物的人数以及规模较少。通过界面的功能模块可以看出,下厨房是这三款菜谱app中购物功能最为完善的。

这三款app的架构层的结构基本相同,界面连接紧密合理,但部分的界面之间的设计略有不同。

2.4 框架层分析

对于框架层的分析,需要体验者以一个产品小白的身份去体验产品页面的结构和布局,例如banner的位置、按钮的位置设置是否合理等。页面布局要符合用户习惯,比如将重要信息放在最佳视域(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对左上的观察最优,依次为右上,左下,而右下最差。因此,左上部和上中部被称为“最佳视域”)。每个app都把核心的区域放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下厨房首页的左上角,是上传菜谱和作品的图标,说明下厨房很注重用户的上传和分享,这也是下厨房菜谱数量远高于其他app的原因;豆果美食将首页的左上角设置了菜谱分类的图标,相当于推荐功能,方便用户的选择;香哈菜谱首页的左上角为消息图标,说明更注重用户之间的交流。其他页面的位置和页面整体布局功能,

2.5 表现层

从界面设计的角度上来看,下厨房app和豆果美食都以白色简洁的页面设计为主,而香哈菜谱则是以黑白色调为主,相比之下略有严肃。

下厨房app的主页面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整个界面都是以简约大气的白色作为主色调,给人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强调用户的使用菜谱做菜的功能,页面简洁、文艺风格,没有纷杂的色彩和多余的功能模块,主要功能设计无论是在界面元素呈现方式上,还是在流程走向上都很合理,购物流程逻辑清晰、简易可 *** 作,便于用户使用。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豆果美食的界面设计和下厨房大体相同,页面风格简洁清晰,结构清楚。

香哈菜谱页面是以黑白色为主色调,和下厨房以及豆果美食的页面比较之下略有严肃,整体界面设计也比较简单,整体调性更具有专业感。

整体上来说,三款app的界面风格大体相同,都是以简洁大方为主,图片、文字和色彩搭配比较合理。并且内容和图片质量也比较高,用户体验比较好。但下厨房和豆果美食的整体调性更倾向于文艺小清新的风格,豆果美食的调性则更加专业。

四、总结

整体上来讲,下厨房app的市场渗透率、平均DAU和用户忠诚度都要高于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下厨房的定期厨房活动、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也是产生高质量的UGC内容的重要原因。创新亮点“菜篮子”和“横屏模式”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用户体验;下厨房的市集服务,菜品齐全、配送效率较高,为用户提供了菜谱、购买食材、分享一体化的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生活;slogan风格偏向于“网红化”,更贴近年轻人的价值观;框架设计和界面表现等,也创造了比较好的用户体验,等等。这些下厨房所具有的一些特色功能使得它的市场渗透率高于其它菜谱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25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