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中秋节如何做好营销?

餐饮业中秋节如何做好营销?,第1张

一、假日餐饮营销思路

节假日的餐饮营销在全国各大饭店和餐饮企业已普遍开花,如春节前后和圣诞节的社会活动。各集团公司的宴请、情人节的套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使餐饮企业生意特别红火。广州白天鹅宾馆儿童节营销策划做了很多年,在广州形成了节日的品牌。他们确定主题“我心中的白天鹅”。儿童节那天,针对社会报名的儿童,饭店提供笔、彩、纸,要求儿童围绕主题画画,聘请专家到场当评委,设计一个颁奖典礼,培养未来客人。这个创意十分巧妙,每年吸引了一大批儿童,不仅树立了餐饮的品牌,而且也扩大了整个饭店的影响。

二、未雨绸缪做好节前准备

假日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给餐饮业带来勃勃商机,如何抓住机遇,扩大假日经营的内涵和外延,如何遵循假日市场规律.是广大饭店餐饮经营者所研究的课题。

根据节假日的风格特色,饭店餐饮部门应尽量营造欢乐的节日气氛。从假日特点看,春节、”五一”、“十一”这三个长假也有不同特点。春节是传统的喜庆节日,“五一”、“十一”则是休闲假日。在经营时就要抓住这个特点。春节经营就要突出喜庆气氛,以抽奖、赠品等方式增加就餐的娱乐性“五一”、“十一”要突出休闲气氛,从菜品、宴席的调整创新以及着力推广饮食文化服务来增加休闲性,以此来吸引消费。

三、快餐食品受欢迎

节日餐饮是以普通百姓为主体的市场,特点是人员多、流动量大。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够在价廉物美的餐厅用餐,便餐、小吃、排档、套餐、快餐、自助餐等形式是假日餐饮的主流,由于时间短、价位低,只要干净、卫生、味美、实惠,就会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今天,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已成为星级饭店的常客,大众喜爱的方便餐饮也已经成为星级饭店的主打品种。尽管假日餐饮也有高档消费者,但已不占主导地位,与成群结队的百姓人流相比.确实是很小的一部分。普通消费者的经济承受力决定中低档方便食品经营自然是假日经济中的主导方向。

四、加强营销策划

家宴外卖最早兴起于上海,而今这一趋势已从上海、北京向一些大中城市铺开,为企业赢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促进家宴及主副食成品、半成品外卖,商家大做促销宣传。天津集贤酒楼为包装”贤大师年饭”,在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一个《春节前夕话年饭》的节目,在收视率很高的《每目金曲》栏目点歌送礼,还参加了《生活多棱镜》春节特别节目,使”贤大师年饭”家喻户晓。邮政速递与餐饮联姻也成为2005年新春餐饮市场的一大新闻。广西四星级的南宁市邕江宾馆出一奇招,与市邮政局签订年夜饭配送协议,市民一个电话就可以安坐家中坐等邮递员送来20多款密封配送的饭菜.有1600多家居民享受了邮政速递年夜饭服务。

根据节假日特点,借节日推广的营销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节日期间,可开展特色营销,如推出传统名菜、名点;推出特色鲜明的创新菜点、宴席;推出一些名而不贵、特色突出的大众菜点;开发适应假日消费的套餐、便捷食品;推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婚庆、喜寿宴席等。另外,亲情营销、娱乐营销、文化营销也可在假日经营中发挥作用。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在春节期间,推出特色菜、创新菜和不同特色的家宴。特别是第四届”华天杯”创新大赛、北京首届清真大赛获奖的创新菜品被重点推介,像鸿宾楼的”全羊席”、砂锅居的”系列砂锅”、淮扬春的”三头宴”、曲园酒楼的”菊花宴”、华天小吃的”小吃宴”等都各具特色。

五、追求绿色餐饮成为时尚

20世纪80年代以前,精米白面、大鱼大肉是普通百姓节假日中梦寐以求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随着人们不断追求新颖别致的方式,假日餐饮活动已越来越多地增加了新内容,人们更呼唤着安全与健康的食品,一种新型的健康消费观在假日餐饮中应运而生。如今的假日消费者更注重和向往“营养、卫生、方便、实惠、健康”的食品。武汉小蓝鲸连锁店在春节家宴品种上减少了鸡鸭鱼肉的比重,推出”神龙帝王花菇”等野菌系列佳肴与具有滋补营养功能的鲍、翅、参、肚系列菜肴搭配,受到顾客欢迎。所以,饭店、餐馆一定要根据人们新的饮食需求,开拓新的饮食空间。

六、努力营造节日氛围

针对当前假日经营特征以及不断变化的餐饮市场,不同的企业会制定各自对策迎接假日经营高潮。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节前策划中,企业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只有制定和实施有特色的假日营销策略,才能在假日经营的激烈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餐饮企业应注重为顾客营造节日气氛,突出不同节日的风格特色西洋风格的节日,也要体现不同民族节日风格特点,黄金周应多从旅游者的角度考虑。总之,节假日应从店堂的陈设布置到服务员的迎宾祝福语、赠送节日礼品,再到为顾客提供多种便利服务,如旅游交通图、公交线路图、医药用品、针线刀剪等。同时设有公开监督电话,真正将顾客提升到“上帝”的位置。

七、餐饮推销活动

为搞活餐饮经营,活跃就餐气氛,增加餐厅和食品的吸引力以招揽顾客,餐厅可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如进行赠品推销和食品展示推销等

1、“特殊活动”在餐饮推销学上被称为“EVENT”餐厅出于销售上的需要,根据目标顾客的特点和爱好,在不同的场合,举办多种类型的推销活动。

(1)节日特殊活动推销的时机

节日是人们愿意庆贺和娱乐的时光,是餐饮工作人员举办特殊推销活动的大好时机。在节日搞餐饮推销,需要将餐厅装饰起来,烘托节日的气氛.并且,餐饮管理人员要结合各地区民族风俗的节庆传统组织推销活动,使活动多姿多彩,使顾客感到新鲜。

在一年的各种节日里,如春节,圣诞节,国庆节,情人节,中秋节,复活节,等都可以举办各种活动。

(2)清淡时段的推销活动,餐厅为增加清淡时段的客源和提高座位周转率,可在这段时间举办各种推销活动,有些餐厅将清淡时间段的推销活动称为“快乐时光”活动,在这段时间中对饮料进行“买一赠一”的销售活动。

(3)季节性推销活动,餐厅在不同的季节中进行多种推销,这种推销可根据顾客在不同的季节中的就餐习惯和在不同季节上市的新鲜原料来计划,最常见的季节性推销是时令菜的推销。

2、特殊推销活动的类别

(1)演出型

为顾客娱乐,餐厅往往聘请专业文艺团体和艺员来演出,可选择卡拉OK、爵士音乐、轻音乐、钢琴演奏、民歌等等。

(2)艺术型

餐厅中搞写书法表演,国画展览,古董陈列等也吸引客人。

(3)娱乐型

为活跃餐厅气氛,餐厅常举办一些娱乐活动,如猜谜,抽奖,游戏等。

(4)实惠型

餐厅利用顾客追求实惠的心理进行折价推销,奉送免费礼品等活动,给客人以实惠的推销通常是很有吸引力的。

由于假日经济的发展.我们切不可把假日经济只当作短暂的经营机会.而应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期只会越来越长,假期消费自然越来越大。在美国.仅圣诞节、感恩节的消费额就占了全年的40%。可以预料,我国的节假日餐饮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式餐饮营销:有多少老板在盲目跟风

我们上期讲到降价促销,这只是餐饮营销手段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其他营销活动,例如:满减、拼团、秒杀等。

虽说听起来,挺吸引人的,但很多人用起来并不顺手。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吸客效果差、亏本赚吆喝。

这是为什么呢?

例如刚过去的七夕节,问了很多老板,为什么做活动呢?

老板们的回答是抢客户、提高营业额。

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大多老板没有深层次挖掘当时做营销活动的原因。如果仔细思考"为什么做这个活动",很多人都会觉得"大家都在做,我也不能落后呀"。

所以大多情况下我们要做一个营销活动的时候,只不过是在下意识模仿别人。

我们再看看前面提到的,营销活动包含降价促销、满减、拼团等。这么多营销手段,你要模仿哪一个呢?你模仿得过来吗?你模仿的活动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吗?

你并不确定该用哪一个,效果会怎么样。所以很多人硬着头皮上,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有便宜不占,客户是傻子吗?

现在餐饮营销活动攻略也有很多,但都是技巧性东西,并没有告诉我们面对诸多攻略,该怎么做出选择。

今天我们就围绕面对无数营销手段,相比毫无头绪的模仿,更应该学习的一种能力:反模仿能力,在大多数人还在无意识模仿的时候,你还能保持清晰的判断能力。

一、识别活动有效前提的能力

2016年西贝亲嘴打折节火了之后,很多餐厅每到情人节就纷纷效仿。这种新奇营销的现状就是,花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做,只因为看到别人在做,效果也还不错。

他们没有问这些问题:做这个活动,有效的前提是什么呢?当前餐厅情况,符合这些前提吗?

就拿西贝来分析,西贝营销成功的前提都有什么?

和小型餐饮店相比,最主要的前提就是地理优势和品牌效应。

首先西贝餐厅主要分布在一线或者省会城市,在受众群体上来说,数量比二三线城市多。

其次是品牌效应,西贝连锁规模,形成一个庞大的作战群。所有餐厅一同举办活动,宣传力度显而易见。

这是小型餐饮企业所不具备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并不是策略性地使用某种营销手段来达到某种营销目的,而是单纯的模仿其他人的营销手段。

另外为什么我们参考了很多攻略,学习了很多理论而变得教条?

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去思考,一个活动有效的前提是什么。这也是为什么"下意识模仿"和"纸上谈兵"共存的原因。

而一个营销活动有效的前提识别判断,至少包含以下2个方面。

1.营销活动的目的

"最近做了一个活动,餐厅的老客户复购率上来了",不过你怎么知道,当前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复购率呢?

之前看到过一个餐厅,给会员客户发满减券。我就问老板怎么想起来发满减券呢?老板说最近生意不好,客户少了,想着招来点老客户撑撑场子。

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生意不好?是老客户不来了,还是吸引不到新客户呢?

我们都知道顾客下单的步骤是要吃饭-找饭馆-对比-进店。而对老客户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半部分,因为客户已经知道这个餐厅,只需要对比一下其他餐厅,进店消费就行。

不过这个餐厅周围是办公区,不像社区餐厅,客户流失量很大,所以当前主要目的并不是提升复购率,而是需要转化新客户。

餐饮活动对应的都有其目的,比如吸引新客户、提高复购率、提高品牌知名度等,这就需要根据我们目前情况,问一下自己:我当前经营重心是什么?

2.营销活动

现在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并不是每种都适合我们。

举个例子,小米的饥饿营销,通过低产量的手机,吸引大量客户疯抢从而提升品牌效应。这种模式火了之后,甚至蛋糕店都在效仿做秒杀。

但研究发现,当产品缺乏替代品之后,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有很好的效果。如果顾客感到有明显的替代品之后,就会降低对品牌的好感。

例如路边一家面馆做饥饿营销,客户愿意等着排队吗?如果是海底捞就不一样了。

所以,目前营销活动这么多,例如:拼团、秒杀、满减等,要问以下自己:这种营销活动适合自己吗?

总之在当下餐饮行业"下意识模仿"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培养自己的"反模仿能力"。不断问自己:当前营销活动有效且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二、减少自我证明倾向

除了不知道营销活动有效的前提,产生"下意识模仿"的另一个原因是,盲目自我证明。

例如上期内容我们提到了,公司楼下面馆老板做降价促销。活动一停,客户就没了。老板很苦恼,问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他的回答就是"大家都在做呀,而且他们效果很不错"。

其实我们都会这样,盲目跟风做的营销活动,还未自我检验是否有效,就开始行动。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看到别人成功了,或者看了别人的理论攻略,没有把这些理论用来进行自我检验,或者说懒得检验,直接用来证明我们的营销活动是对的,是有效的。

所以掌握一种技巧理论的目的不是用来自我证明的,而是用来规范我们的营销活动,启发我们思考的。

三、利用数据做间接推断的能力

有人会问,为什么是间接推断呢?

这样说吧,如果你看到店里的拉面销量很低,只有个位数。你给出的结论恐怕是,客户不喜欢这个拉面。

而我要说的是你给出的合理结论,并不是真实的原因。因为我们没有对结论进行微观分析,只是把宏观的数据直接拿来做结果了。

举个例子,以前一家医院产妇生完孩子后,经常会得一种"产褥热"的疾病,死亡率极高。经研究发现,这家医院负责接生的都是实习生。所以医院给出的规定是,实习生不准负责接生工作。

有一个疑问,都是人,为什么实习生负责接生就容易得"产褥热"呢?有一位医生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实习生负责接生的时候没有洗手。

回归到之前的问题,拉面销量低,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可能仅仅是因为里面有麻椒。

四、最后总结

现在餐饮做营销活动跟风现象也是很多,前赴后继,倒一批,又来一批。参考了很多技能攻略,也没有人教我们什么时候使用,是否有效。

本文主要讲了做营销活动的时候,要保持清醒地判断能力,即"反模仿能力"。主要包含3个部分:识别活动有效前提的能力、减少自我证明倾向、对数据做间接判断的能力。

关注阿楠,一起进修更多餐饮运营干货!

我是阿楠

好食材配上好方法

让你"楠"以置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79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