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业科技人员占比是什么要求

高新企业科技人员占比是什么要求,第1张

在国科发火[2016]32号高新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企业认定条件第四点: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对科技人员、职工总数及统计方法作了进一步有表述:

一、科技人员:

企业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

此表述中将科技人员分为三类: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人员;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人员;专门提供直接技术服务人员。

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研发人员的规定比较:加计扣除政策规定为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高企口径较宽。1、将专门对研发活动管理人员计入,如研发部行政人员;2、将专门从事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人员计入,如专门服务于研发部门的IT人员、工程人员等。需注意的是:高企相对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科技人员口径宽松部分均强调了专门字眼。

高企对科技人员的定义中附加了科技人员的条件: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此附加条件中强调上述三类人员在企业的累计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即通常的半年概念)。此统计的概念为员工从入职到申报年度的12月31日的时间在183天以上,此附加条件的限制对成立时间短、科技人员流动频繁企业是不利的。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没有附加累计工作时间183天的条件,高企认定指引中附加此条件对企业科技人员的稳定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问题探讨: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的累计工作时间统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未明确具体的统计方法,例如:一个兼职人员,每周只到企业两天,如何计算累计工作时间?临时聘用人员只是在临时需要时才聘用,如何计算累计工作时间?

二、职工总数

高企认定指引规定的企业职工总数:包括企业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在职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会保险费来鉴别;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与科技人员的定义不同,指引明确了在职人员的统计方法,并在183天的适用上进行了区分,183天的概念不适用在职人员;而且在183天的概念应用于兼职、临时聘用人员时是全年必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科技人员强调累计工作时间,职工总数强调全年累计工作时间。

上述口径差异导致的科技人员比例计算公式分子分母的口径是不一致。

问题探讨: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高新认定指引强调临时聘用人员全年必须在企业累计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是否存在瑕疵?

三、统计方法

高新企业认定指引规定的统计方法为全年月平均:

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科技人员数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数计算。

月平均数=(月初数+月末数)÷2

全年月平均数=全年各月平均数之和÷12

四、人员人工费用的核算范围

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人员工人包括两个部分:1、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及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2、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企业科技人员须为上述根据科技人员口径确认的人员。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念肢条件和要求如下: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并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3)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碧唤饥备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辩锋

(5)企业近三个会携慧晌计年度烂高毁(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2016年1月29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科发火〔2016〕32号印发修订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该《办法》分总则、组织与实施、认定条件与程序、监督管理、附则5章23条,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解释,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扩展资料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百分之五决策管理人员、普通管理人员建议百分之十。管理人员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其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管理人员的职能提供了组合管理知识的一种有益的框架。

公司员工结构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须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基本出发点。

性格结构其中的性格结构,对于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肯定与其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否认。

知识结构。对员工知识结构的分析。不但为了准确地制定培训方案,更为了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使得培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对公司员工素质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文化教育水平,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针对具体的干部的 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从整2三的员工数目。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文化层次、是我们制定培训方案的 基本依据。其中关键是要注意对于很多的干部。其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从事的却是另外一个行业。虽然每个人均有爱好问题、但是发掘员工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却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职业教育培训、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相当多,肯定有很多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以前。曾经接受过类似的培训, 并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特长。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人员比例如何计算全部的内容,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人员比例如何计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人员比例、高新企业科技人员占比是什么要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527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