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
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
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
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
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
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猪肉的各个部位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
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
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
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含淋巴较多不宜多吃。
最便宜。
东南亚菜的炭烧猪颈取自此处)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
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饺子也常用这个)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
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
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
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
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水煮肉片,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
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
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
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
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
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
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猪肉板筋是指哪个部位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