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uangzuo yu xizuo
[外文]:creation and study
创作一般指艺术作品的创造,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构思,运用特定的艺术媒介、技巧和语言而制作出艺术形象的创造活动过程。有时,创作也用来指这种创造活动的产品。习作与完整的、最终的创作作品相对,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地为正式创作提供准备和前提条件的作品。在美术创作中包括各种速写、默写草稿及刻画较为深入细致的素描、白描等,也包括完成作品前的色彩稿。
在中国,创作常常具体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和分析后,将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制作作品的过程,也指这种过程的产品。在美术创作中,这样的创作往往以主题性绘画为主。
美术创作在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上,有着极为广阔的天地。艺术家独特地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娴熟地、创造性地驾驭艺术媒介、技巧和语言,以及淋漓酣畅地抒发作者个人的内心情感,都是创造力的种种表现。美术创作的基础来源于对创作对象的特殊认识及情感。当这种认识与情感通过想象力的发挥与综合而成为某种确定的形象时,艺术家就要运用媒介手段将其表达出来。美术创作的过程往往是作品与画家、情感与想象、知觉与记忆、理性与感性等多种因素活跃地交互作用的过程。一件成功的美术创作作品,在被欣赏时会激发起观众的想像和再创造。
创作的基本因素萌发于最原始的美术作品中。当人类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将石头或骨头等稍加改造制作出第一件饰物时,美术创作活动便已肇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美术创作的题材、种类和媒介材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形成了无数不同的创作思想、创作流派、创作方法,其作品构成了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一个完整的美术创作过程,包括在观念中产生艺术形象的活动,和运用媒介材料将其化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的制作活动两个方面。它是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统一,一方面需要巧妙、独到的创造性想像;一方面需要对特定物质材料性能和规律的熟练掌握和创造性的运用。因而,基本功的训练成为获得创作表现自由的一个前提条件,并且要在长期的美术创作活动中坚持艰苦的训练和探索。
习作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练习性的、草稿性的、试验性的几种。练习性的习作专为训练基本技巧而作,多指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写生作品。草稿性的习作指为最后完成作品所作的准备性作品,习称为草图。试验性的习作则指艺术家为探索新的表现技巧而作的作品。此外,为创作准备的各种写生素材一般也称为习作。在进行主题性、情节性美术作品创作时,一般要经过“习作→创作”的过程,而在许多非主题性样式中,如肖像、风景、静物,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习作与创作则不存在严格的区分,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就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一方面,这些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即兴性,是一次完成的,但有的也同样完整地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富有个性的感受和情感;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驾驭物质材料的高度技巧、以及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本身就具有独立的美感。此外,也有许多完整作品的创作并不一定经过严格的“习作→创作”过程,而常常是直接制作出最后的作品。
艺术家总是根据他运用的创作方法和追求的艺术风格,在习作中探索与之适应的表现技巧,而在习作中形成的样式风格也影响到他的创作体裁和题材的选择。创作和习作总是基本上同步地表现出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显示出他的艺术气质和艺术个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