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想学ui设计应该先从哪学起?

零基础想学ui设计应该先从哪学起?,第1张

针对零基础想要转行UI设计的小伙伴,应该先了解UI设计是什么?UI设计是否有前景?再去考虑自己是否适合UI设计,最后才了解如何学习UI设计。那我们今天就按照这个思路分享一下UI设计的转行步骤。

一、UI设计是什么?

UI(User Interface),中文名“用户界面”。Ps:(百度解释)UI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 *** 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通俗来说,大家生活中的手机和电脑上使用的各种App、网页软件等产品的原型设计都来自于UI,包括页面的整体配色,按钮设计,图标设计,界面的排版都是UI设计工作的范围。

UI设计在互联网行业中是不可缺少的岗位,他需要参与需求评审,理解PRD、用户调研、情绪板梳理、交互设计等过程,需要完成产品的视觉设计、视觉评审、UI走查、验收等流程。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组织团队成员对设计方案、项目进行复盘,这样细致的分工会把每个环节都打磨得非常到位。

总的来说,UI设计的工作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 *** 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二、UI设计是否有前景

一个行业是否有前景,最重要的就是看市场的需求量和依赖度。

对于市场的需求量,我们随手去任何一个招聘网站看看目前正在招聘UI设计的企业有多少,就能很直观的得到市场的空缺量有多少?

来源于职友集

对于依赖度,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UI设计的产品?

来源于网络

日常生活中的一天,从早上用手机扫码乘坐地铁或公交,上班用手机打卡。再到办公用到各类办公软件、浏览各类网页,吃饭点外卖,下班买菜手机支付,网上购物。晚上休息刷新闻、打游戏、追剧和综艺,我们用到的这一类产品,它们的界面都是出自UI设计之手。着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的兴起,UI设计市场并不会饱和,只是需要更多、更专业、知识面更广的UI设计师。

UI设计薪资待遇如何呢?来看看全国UI设计师平均薪资:

来源:职友集

三、UI设计的学习流程

零基础想要转行UI,该先学什么?学习什么内容?又如何学习呢?我们将学习内容拆分出来,以周为学习周期,来分享一下UI设计的学习流程。

越简单的元素搭配,就越考察一个设计师的基础功,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基本功,就难以准确地传达产品自身调性和营销卖点。

我们都知道创意思维对于设计师的重要性,却也不能忽略基本功对于设计师的必要性。只有坚持不断的负重训练,扎实美术功底,才能在日后的商业实战中轻松驾驭各种风格。

第一周:手绘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手绘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员的形体结构,光感、空间的关系,这算是一个审美培养的启蒙,时下最流行的矢量插画就和手绘密切相关。

第二、三周:PS、AI基础软件的学习

来源于网络

从零开始学习软件,需要用实际的案例去学习,这样更加容易上手,并且UI设计的学习并不是只是简单的学习软件工具,很多在人都以为UI设计只要会了PS、AI等就可以了,其实让通过实际的案例去了解设计背后的意义即设计思维、创意理解,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

但是只学思维也不行,我们也要加强设计的基本功,对软件完全的精通掌握,这是必须的。

第四、五周:平面构成、Logo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掌握平面设计中点、线、面,加以延伸到到Logo设计,Logo一方面是包括图形另一方面是包括字体,所以了解文字结构是非常基础的,以及如果这一阶段学的非常好,接Logo私单,价格高到不敢相信。

并且logo品牌部分学习中,要会从Logo的形式、气质、基础属性、思维方式、以及标准制图等去深入学习。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形式的变形而演变出千变万化的造型,如此多的变化还怕设计不出Logo吗?

举例:从形入手,一个圆可变实心的圆、可变空心的、可变半圆的还可变椭圆、半圆,那是不是就能联想到鸡蛋、煎蛋、荷包蛋、帽子、水杯呢?

第六周:品牌Logo定稿以及VI手册设计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

这一周其重点是甲方思维思考设计,对,就是那个烦人的甲方爸爸,需要学习换位思考。

整个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都是非常基础的,目的是培养设计思维,正所谓懂用户所想,还不能设计出好产品?

第七周:响应式网站、一屏式网站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从案例来讲述网页设计的构成、颜色、字体、功能、按钮以及设计规范、排版规范。

第八周:后台数据

除了后台设计,更多的是后台的数据统计处理,如何做到简单化、明了化。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第九周:电商设计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电商平台首页设计,每一个月各大购物平台都会有全站式的活动,活动主题都不一样,所以其实电商设计的人才缺口是非常大的。

第十周:淘宝平台详情页、后台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这一部分是可以自己去申请淘宝店、上架产品,任何学习都没有直接上手来得快。实 *** 实练,自己去体会各大平台的规范,才会了解得更加清楚。

第十一周:C4D、Banner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进入3D训练啦,丰富视觉效果,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多会一门技术,就多一些可能,这也是我们要为什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原因。

第二阶段,更多的是网页的设计训练,重点掌握企业站界面设计规范和输出规范,且能够根据企业真实需求设计页面。

第十二周:用户体验、竞品分析、原型图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本周开始设计APP,通过数据分析来做竞品分析,使用Axure来绘制APP的原型图。

第十三周:图标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有意思的图标也是完整APP设计的重要一环。

第十四周:界面、胶囊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通过标志性APP来讲d窗页、闪动页。

第十五周:界面设计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继续完成APP,并学会切图、命名、标注、打包、交接(前端小哥哥、姐打不打就看这周的学习内容了)

第十六周:运营界面

来源于网络

营销推广性的用户思维培养,把握用户的痛点提升整体运营界面,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这一般都是通过突然跳出来的d窗、闪屏等,比如促销性质的页面,增加了视觉感染力,促进了用户的点击。

第十七周:交互动效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学好AE动效会非常加分,因为它可以准确的传达出你的思路,演示你想要的表达的效果。这必将成为UI的流行趋势,不想要被市场淘汰,一定要继续学习啊!

这一个阶段,可以尝试着手设计属于自己的APP,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没有局限性,这可以成为零基础转行的你的作品集内容哦。

第十八周:前端

大家都知道与UI设计师密切合作的是前端,那作为一个UI设计师,只有懂了前端,这样才会合作得更好,提升工作的效率。我们可以学习HTML5,学习CSS3等。

虽然是以周划分,安排得满满当当,这样学习流程适合大多数零基础的小伙伴,每周的内容如果学习的不扎实,可以适当停留脚步,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掌握情况不同。一定要将知识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才能真正将UI设计知识掌握牢靠。

最后,希望你通过我的分享对你转行UI设计的学习有所帮助,早日找到心仪的UI设计工作。

移动前端开发和web前端开发具体区别如下。学习前端开发,推荐千锋教育,一群草根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创造一个有真正社会价值的职业教育机构“千锋教育”而奋力拼搏。
web前端开发主要指传统的PC端网页开发,页面主要是运行在PC端浏览器中,移动前端开发出来的页面主要是运行在手机上;直观上会感觉,PC端页面大一些,移动端页面小一些,但是根据开发经验,页面大可并不代表书写的代码复杂,页面小也并不意味着开发简单,难与易主要还是取决于具体的业务需求。由于在移动端主要以webkit内核为主,对于HTML5等新技术支持的更好,所以可以更大范围的使用新技术;而PC端开发由于很多场景下要求兼容IE等老版本浏览器,出于浏览器兼容性的考虑,有些情况下限制了新技术的使用。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前端开发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千锋教育。千锋教育面授课程包括:HTML5大前端培训、Java+分布式开发培训、Python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培训、全领域实战UI/UE设计设计培训、云计算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Unity游戏开发培训、网络安全培训、区块链培训、影视剪辑包装培训、游戏原画培训、全媒体运营培训等,实力强大,欢迎咨询。

您好,在物联网架构中,手机app程序属于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架构的最上层,它是物联网架构的最后一层,也是物联网架构的最重要的一层。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用户友好的界面,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地 *** 作物联网系统,以及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推送消息,提供设备管理等功能。所以,手机app程序就是属于物联网架构中的应用层。

可以分成两部分理解
1服务器端开发,也叫后台开发,这是唯一的,对应不同的平台,他负责数据的分发与存储,和一些逻辑的处理逻辑处理的多少由业务的复杂程度决定。服务端相对独立,与平台没啥关系
21中不同的平台指web平台、移动设备平台等,移动设备又可分为andriod平台、iPhone平台等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规范和开发技术。web平台的规范是键盘+鼠标,开发技术是html+css+javascript;移动设备平台的规范是键盘+手指(触摸和手势),技术iphone是Objective-C,android是java。
业界很少有说移动web前端开发的,都是移动web开发而web app特指的是用html5技术开发,之所以叫web app是因为他比较接近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可以和系统深度融合,调用一些只有客户端才能调用的功能(比如在移动设备上利用html5开发出的网页可以访问电话、摄像头等本地功能)
通常你看到的一些文章中会提到web app 和native app,这里的web app指的是mobile web app,而移动web和web开发没本质的区别,但需要不同的开发框架,以解决在移动设备上的适配问题和一些特殊的 *** 作以及功能调用。
最后总结一下,web开发利用的是基于浏览器的网页语言技术,native app开发利用的是基于 *** 作系统的程序语言技术,web app介于两者之间当然现在比较流行混合型app,这个可以多百度一下

  这本书的出现是件很巧合的事情,当我们尝试在新零售这个领域做一些新的设计探索的时候,这本书被同事推荐了过来,“交互的未来”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噱头,我也很想知道,交互的未来到底发展到何方。
  之所以说是巧合,是因为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用户会在新零售的整个框架里面,开始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而用户在整个过程中的交互,初步分析,可以划分为“人、物、屏、声” ① 这四类,而这本书,很清晰的告知了我们,人与机器或者屏幕,在未来的交互方式中可以遵循的原则。
  本文的目的,是期望能够通过对这本书的解读,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早在1995年,“普适计算” ② 之父,马克·维泽与施乐帕克研究中心 ③ 的约翰·史立·布朗 共同了提出“平静技术”的概念。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群研究学者就已经预见到,未来是一个充满各种小型设备的时代,当时他们称这些设备为:“垫板”“平板”“直板”,并且在这些小型设备未出现之前,就开始研究这类产品使用体验和最佳的用法。在他们看来,无论技术如何的新型,但是技术给人带来的感受应该是优雅的、人性化的,不显眼的。
  但从今天看来,我们经常讨论某些新型设备的问世,然后静静的看着它们报出一个个让人捧腹的bug,新的设备逐渐增多,但是给人以幸福感的设备却寥寥无几,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产品,但是却并没有给我们平静的生活。
  那么平静技术到底是什么?我个人总结了一下:

  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从未停止。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计算机发展的4个浪潮:

  我们会发现,设备数量的增长速度甚至快过人类,并且逐渐多样化,从大型机时代到移动计算时代,设备的增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平静技术的提出者们同时提出了一个设想,当世界人口超过100亿时,世界上的设备数量至少超过了500亿。如果我们一方面在增加设备的数量,一方面又保留目前我们跟设备互动的标准,很快我们会被自己设计的各类信息所淹没。
  如何能够让设备在增长的同时,给人带来平静的体验?作者提出了平静技术设计的8大原则,来协助我们review自己的设计。

  在阐述这8项原则之前,我想先抛出一个论点: 注意力守恒 。即大多数人在某个时刻的注意力总量是恒定不变的,所以人们无法同时处理对于注意力要求很高的多个事情,一件事需要的注意力多了,另一件必然不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就如同司机不可能一边开车一边玩游戏一样。
  个人认为, 注意力 是人与设备交互时的 最核心资源 ,尽管需要我们注意的信息已经大大增多,但是我们自身所拥有的注意力的总量始终未变。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注意力资源有更加合理的分配,设备对于注意力的占用需要更少且更高效。

  作者强调,这里的原则并不是每次设计都需要遵循,而是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供大家每次设计时进行参考。
  下面结合书上的内容,对这8条原则说一下个人的一些理解:

  我们当前很多交互设计的原则或者思维还是来自于 台式机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被要求坐在电脑面前,投入大部分注意力到屏幕上,来处理自己的工作任务。我记得在《About Face 3》以及之前的版本,移动端的设计仅仅是被提及,而在《About Face 4》中则用大篇幅的文章来介绍移动端的设计方法与准则。

  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处于 移动、并行、多平台 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能会在某个瞬间接收到多个设备提供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将注意力短暂转移到设备,并在获取信息后,能立刻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果某个设备一直通过某种方式强调注意力资源的占用,而无法提供人们最关注的信息,这种就会对人们形成干扰,甚至会引发人对这个设备的厌恶。
   这种注意力资源的分配矛盾,在当人们有主要任务时,显得尤为突出 ,设备(或产品)应该在尽量不打扰人们完成主要任务的情况下,也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目前看到的很多设计过程中,注意力资源仍然不是第一考虑要素,甚至可以说,今天大部分的设备,仍然设计的像台式机,我们不得不倾注大量的注意力资源,才能从其中获取信息。
  虽然视觉是最直观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是在设计时,除了屏幕之外,我们可以利用的还有很多。人的五感之中, 视觉、听觉和触觉都是可以利用,并且花费较低成本就可以获取信息的方式 ,而信息的表达,在某些场景下,可以放弃屏幕,通过灯、声音和震动等方式来替代。
  例如,目前市面上洗衣机的开机、关机、洗衣结束时,都会伴随有不同的声音,来提醒人们洗衣机目前的状态。所以,我们只需要在开启后洗衣功能后,就可以做其他事情直到听到结束的声音。试想如果整个过程,我们需要一直盯着洗衣机完成整个动作,那又会是一个什么场景?

  平静技术会让你明确知道某个系统运转良好并且一切正常,你之所以感到平静,是因为知道如果出现需要你关注的事情,设备会在恰当的时间提醒你。
  生活中这样的正例不胜枚举,例如正在煮饭的电饭煲、烘焙的烤箱、烧水的水壶等等,这些电器的样式千差万别,但是他们工作状态的展示却趋于一致,正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平静的过程和需要关注的结果,而我们现在看不到不同于这类方式的电器,只不过是因为设计的优胜劣汰所导致的。
  当然,如果有些设备通过粗暴的方式打断你当前的任务,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身上,是因为为了保证你的生命安全,例如火警警报等。

  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2》这本书中,有三个章节介绍了关于视觉的内容,书中提到了周边视觉与中央视觉的概念,并且强调:

  除了视觉相关的内容,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了 注意力模型 ,注意力模型分为三个等级:

  从注意力的模型可以看出,注意力不仅限于视觉,还包括触觉、听觉等,人类经过数以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接收注意范围边缘信息的能力,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反思,这些事物需要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眼前么?我们能在注意范围的边缘关注它吗?

在开始这部分之前,请各位思考下,设备与人的优势分别在什么我个人对于设备与人的优势总结如下:

结合上述设备与人不同优势的区分与对比,如何能够让设备(或产品)放大自身与人的优势?

  emmm~这里的不需要说话,并不是禁止使用语音,我个人理解,这里更多强调的是对于语音交互的慎用。
  我们会发现,VUI,即以语音为基础的交互行为现在逐渐增多,我们可以在很多app的搜索栏看到麦克风的图标,提示我们可以进行语音输入,甚至一些翻译软件(彩云小译)等直接采用语音交互作为主体交互模式,但是语音是否适用,还是要根据场景来定义。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这本书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人们通常会以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使用的设备,如果这种情绪放在VUI场景下,如果只是能够让机器说话,而不给他注入语境和人际关系意识,那这些谈话最终还是会总结。
  机器人语音系统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 他们不会对我们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抱有成见,他们会成为我们忠实的仆人,为我们提供鉴定的情感支持
  然而, 正如同需要完全占用视觉注意力的用户界面会干扰我们,让我们无法做其他事情一样,完全占用听觉注意力的方式,对我们的干扰也是一样的

我们发现,语音交互同样存在很多的限制:

当我们列举完语音交互的限制时,再回来看设备交流的本质是什么? 是为了反馈或者展示信息给到人们 ,所以:

  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往往及其希望能够忽略极端用例,因为有时候,解决这些极端用例所耗费的精力,往往超过常见用例的总和,然而,每个用户都极有可能遇到极端场景, 当极端场景出现时,它们的负面影响会远远超过它们所带来的正面效果 。(想想三星的Note7电池爆炸事件吧)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多种人群,经验丰富的用户、初学者、以及遇到问题的用户,一定要保证系统在部分功能出现问题时,仍然可用, 至少能够将设备关闭或者回复到初始状态

  如同“电”在当今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样,如果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的恰当好处,那么它会很快的消失于无形,人们会习惯它的存在就好像它本来就应该存在一样。
  每个设计师的目标都是精简的设计,然而实际上,为产品添加功能往往比删减功能要简单的多,这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添加功能而不用斟酌已有功能带来的思考成本要低的多,能够增加功能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是有权利(或者敢于)删减功能的人却很少。每个功能的引入,都会带来故障可能性的增加,越复杂的系统,往往越容易出现问题。 而我们对于产品功能的目标,并不是无意义的堆叠和累加,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产品赋予用户能力,让他们只需要投入少量的注意力就可以实现目标
  在技术领域,往往有这样一个趋势: 技术能力往往超过技术的可靠性 ,所以我们经常发现,任何第一代产品,往往是问题最多的产品,即便是产品在面世之前,经历了严格的测试工作,当投入市场后,它将面临的是数以万计的使用场景,各种场景的组合,就会发现新的问题。
  所以这也引入了另外一个指导性原则 除非没有其他选择,否则不要引入会让用户产生依赖感的新技术 。新技术的不可靠性,很容易会使对齐产生依赖感的用户,感受到很大的挫败感和失望感。

  我们所接触到的被人们视为“正常”的技术,实际上是这个技术本身与社会规范相吻合,或者说,是被社会逐渐接受的技术。
  技术被社会所接受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有些技术可能在出现的瞬间就被社会所接受,而有些技术则需要经过很长的“代谢”过程才能被社会容纳,同样,有些技术出现了很多年,都可能不被社会所接受,从而被停止或者消亡。
  让技术被社会接受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人能够视之为常态,这个过程 可以是技术直接用到已经是常态的事情中,让人们逐渐接受,也可以是拓宽人们对于“常态”的定义,将新技术包含在常态的定义里
  个人认为,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如果从上述8项原则中提取关键词,个人的提取是:

  设计平静技术需要我们尊重人的注意力,并认识到注意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需要我们确保设计的可靠,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可以围绕人体的五感进行多样化的设计,要求我们时刻记得技术所处的使用环境和社会环境。

  个人认为,这8项原则是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而在后续的篇幅中,作者更多的是分场景和案例来介绍如何进行设计,这部分我不做过多的阐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资料了解下。
  但是在文末,作者提出了一个平静技术评价工具,这个可以贴出来,供大家作为后续设计时的checklist,如下:

我个人对于这篇解读的定位是知识点+个人理解的阐述,这本书出现的时间很近,所以大部分的举证在我看来都很有共鸣,虽然在本文中大量的主语是“设备”,但是在我看来, 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产品,很多原则都是可以共通使用的 ,最后,感谢各位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希望我的解读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新的思路,谢谢! _

1、未来将出现行业巨头

“互联网+”是产业重构,互联网正由PC时代向移动时代演进,从一个万亿级市场空间,走向数十个万亿市场空间。每个行业都将会出现巨头。

2、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0万亿规模

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达到30万亿规模,但大部分消费产品还没有互联网化,而所有消费行业却都可以O2O化,在消费领域,新的大的商业机会就是O2O。

3、O2O预计十年后规模将超过10万亿

预计未来十年O2O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10万亿。

4、电商销售额2019年将达1万亿美元

报告显示,中国在线零售市场的销售额在2014年将达到4400亿美元,占据中国总零售销售额的98%,然后每年以19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直到2019年达到1万亿美元。

5、移动电商结合大数据进入个性化时代

移动电商与大数据的结合正使移动电商进入个性化时代。

6、移动电商未来会逐渐实现“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得”

7、社群颠覆未来:社群商业将重塑产业形态

互联网社群催生更多的新的经济模式、产业模式,生态内组织模式和组织关系的场景创新将带来整个经济体系的大变革。未来10年内,社群商业将重塑产业形态。

8、未来经济一定是共享经济形态

未来经济一定是一种共享经济形态,这种共享经济形态源于对数据的利用和共享。

9、分享经济未来10年营收将增长数十倍

普华永道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分享经济公司的营收目前约为150亿美元,而到2025年将增长至3350亿美元。

10、“O2O+C2B+众筹”成电商解决方案

垂直电商应当更注重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O2O+C2B+众筹”属于线上线下深度整合的模式,对垂直电商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11、移动电商在垂直细分领域封侯

在移动电商垂直细分领域,未来将会产生很多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移动电商的时代,传统电商的垄断霸主地位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多垂直细分领域的各路诸侯。

12、场景电商将成为入口争夺

信息入口的争夺之后,场景的争夺正成为今天电商升级与创新的必由路径。

电子商务的全新范式,是以人为中心的全新连接,是场景电商的不可逆,是全渠道的溶解与融合。这是一个场景时代的到来。

13、M2M模式或是移动互联网未来

M2M 模式或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未来。M2M,Mobile to Mobile,指用户通过手机移动端获取商家在手机移动端提供的服务,用户在移动端进行消费、支付和社交,商家在移动端完成经营、收费和管理。M2M新模 式的核心就是未来商家、企业对大众提供私人订制且移动的服务。

14、运动社交O2O有想象空间

据测算,13亿人就有2亿运动人口,未来可想象空间大。

15、房地产O2O有强烈的需求痛点

房屋销售是一个匹配问题。从购房人的角度来说,是寻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是快速地把开发的房子卖掉。新房销售模式面临变革,线上线下融合(O2O)是大势所趋。

16、物联网将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

据一个国际权威机构估算,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三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

17、“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18、智能制造是主攻的方向

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制高点的问题。还有一个切入点的问题,或者说主攻的方向,抓智能制造就是我们主攻的方向。大约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一些试点和示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19、智慧城市大动工4万亿

智能交通、数字化医疗、智能政务、水资源管理、安全监管、智能楼宇和园区等等,这些都是发展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领域。

20、物联网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获益19万亿美元

物联网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Gartner预测,物联网将使全球经济增长19万亿美元,到2020年,物联网公司的直接营收将达到3090亿美元。

21、到2020年 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到2020年,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22、家庭辅助类机器人解放人类双手

家庭辅助类机器人解放人类双手,用户可以通过向机器人下达声控指令实现诸如打开空调、煮饭、洗衣服等生活服务。

23、“互联网+”的未来是人工智能

未来真正的“互联网+”的是人工智能。互联网革命所产生的数据最终将解放我们的大脑,到那时候我们甚至不用思考,以后的我们智力,脑力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但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过程。

24、机器人记者写财经报道

美联社开始尝试财报的自动化报道,让一种机器人负责快速、全面、准确地发布消息,这是未来新闻报道的理想形式。

25、智能硬件创新进入协作时代

开放协作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内核,尤其适用于智能硬件行业。对一个小型创业团队来说,硬件新产品的孕育非常难,整个过程要经历资金筹集、供应链把控、产品设计、软硬件结合、市场推广营销等诸多复杂环节,每个环节的跨越非常艰难。

26、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得靠女性用户

女性是可穿戴设备的理想客户。在面对那种外观精美、同时还具备实用功能的首饰和手表时,她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

27、未来10年内智能眼镜会比手机更受欢迎

报告称智能眼镜在未来10年内将会比手机更受欢迎,智能眼镜能够在为佩戴者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解放其双手,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而未来普通消费者也会有这种需求。

28、可穿戴+社交或是个趋势

未来,可穿戴+社交可能是个趋势。

29、智能家居将会平台之争

智能家居现阶段,各智能硬件或设备公司处于各自为战、各建标准的状态。智能家居今后将演变为一个集团和集团,甚至是一个联盟和另外一个联盟之间的竞争。

30、智能家居创新方向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身体健康监测、家庭视频娱乐设备、云端可视对讲摄像头、电子猫眼、智能门锁、老人与小孩关怀照看、智能音箱、智能茶几、智能镜子等。

31、智能家居要从高端人群入手

智能家居要从高端人群入手,这些人群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并且居住条件也比较好。

32、未来智能化趋势:屏幕无处不在

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屏幕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借助虚拟屏幕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交互各种多媒体信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将彻底变革。

33、语音识别会推动物联网的革命

语音会是改革互联网的很大一个因素,会推动物联网的革命,比如汽车界面、家用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

34、未来高科技创业趋势是大数据结合机器智能

出当前技术发展三个趋势,第一,云计算和和移动互联网,这是正在进行时;第二,机器智能,现在开始发生,但对社会的影响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第三,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结合,这是未来时。

35、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

未来所有的事情会通过物联网被连接起来,无论是手提电脑,或者是手持的仪器,还是电脑,还是眼镜,还是衣服鞋子、墙等等所有的事情,甚至是一头牛都可以被物联网联系起来。

36、大数据即将颠覆改造的十大行业

未来,大数据将在各个垂直行业产生更多想象空间,除了金融,电信、健康、媒体广告、零售、交通、政府、智慧城市、房地产和家居家电等都将产生机会。

37、大数据整个市场还在初期阶段

目前大数据整个市场还在初期阶段,需要挖掘数据的价值,需要挖掘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

38、5G时代是万物互联时代,未来十年将是巨变的时代

5G时代是万物互联时代。预期5G将于2020年开始商用,促成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医疗保健、智能家居、万物互联的智能传感器等应用场景,更是连接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构建全球10亿联接的全面数字化时代。

据预测,2020年有50亿人会互联互通,到2025年,会有500亿的物体联系在一起。

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把万物互联变成了可能,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在5G时代更加不可阻挡。

39、未来十年教育体制将发生大变化

预计的未来十年,在移动互联网巨大影响,教育体制将会大变。

40、在线教育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真的积极拥抱互联网吗?在线教育推广的时候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

41、人工智能或成破在线教育迷局突破口

在未来,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如果发生融合,那么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享受到平等的、高质量的教育,将由愿景变为现实。

42、在线教育结构眼下痛点是升学和就业

目前,在线教育对用户来说,最大的驱动力是升学和就业,如何满足用户的刚需,成为在线教育结构眼下竞拼的痛点。

43、诞生千亿市值的农资服务巨头

未来在拥有万亿市场的大农资领域,有望诞生千亿市值以上的农资服务巨头。

44、移动医疗下一个百亿企业

移动医疗或是下一个百亿企业。目前,移动医疗在医生端、患者端仍有很多痛点没解决,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45、大健康时代

随着医改的深化,一个集医疗、养老、保健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医药大健康产业正在形成。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刚刚起步,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供需矛盾突出。

46、大娱乐时代

随着80、90后已经成为中国消费主力,他们对于参与感的要求加剧,商业要融入娱乐的元素,才能打动年轻人,营销同时也是“秀场”。

47、在线旅游业想象巨大,可以成为电商

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空间很大,目前国内人均旅游消费只有美国十分之一不到,在线旅游行业后劲很足。

48、五年内互联网金融会有爆炸性增长

49、中国媒体如何谋变下一个十年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如何找到核心价值观与商业利益的平衡是一个长期命题,这需要所有媒体人共同努力。

50、媒体客户端已成红海

每天多次打开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占比达到了775%。媒体类的客户端到现在已经是红海,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旧的媒体。

51、用个性化加社交化推荐新闻

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新闻是发展的理念。

52、任何高频入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移动端变得越来重要,任何可能高频打开的入口都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53、高校成移动互联网必争之地

高校正成为移动互联网必争之地。截至2014年,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达到了238%。

传统观念看起来非主流的90后和00后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群体,高校学生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锋人群,他们的需求引领着移动互联网的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71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