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具有宽容度的非常高的制式,供后期去调色。记录画面中高光和阴影大量的细节,整个画面看起来灰灰的,比如slog2。但非常吃光,充足的环境光源,拍摄时曝光标识需向右曝光两档。
Raw,省略。
HLG;hybrid Log-Gamma,新型的HDR模式。HDR,记录高光记录阴影。介于709与LOG之间的一个宽容度。稍微偏灰。
709,直出,颜色还原很好,适合纯新手小白记录
Slog,灰度有非常高的动态范围,非常大的后期空间,但是很吃光源,适合比较有经验的人有调色经验跟前期拍摄经验
HLG:适合绝大部分人,有一定的调色基础
CINE4:pp值设置到pp6,右键选择里面的cine4。
HLG3推荐设置参数:
黑色等级+5
伽马HLG3
黑伽马 范围 中
膝点点80%斜率+2
色彩模式BT.2020
色彩相位+2
CINE4推荐设置参数:
黑色等级+3
伽马Cine4
黑伽马 范围 宽
等级+4
膝点点85%斜率+2
色彩模式Pro
饱和度-3
pp9是slog3。
索尼默认的设置如下:
PP2:使用[Still]伽玛的示例设置。
PP3:使用[ITU709]伽玛自然色调的示例设置。
PP4:使用[ITU709]标准的色调的示例设置。
PP5:使用[Cine1]伽玛的示例设置。
PP6:使用[Cine2]伽玛的示例设置。
PP7:使用[S-Log2]伽玛的示例设置。
PP8:使用[色彩模式]下的[S-Log3]伽玛和[S-Gamut3.Cine]的示例设置。
PP9:使用[色彩模式]下的[S-Log3]伽玛和[S-Gamut3]的示例设置。
PP10:使用[HLG2]伽玛录制HDR动态影像的示例设置。
PP值
PP是摄像机上的标识“Picture Profile”的缩写。译成中文,就是“图像设置档”。也就是说“调整PP”其实就是对拍摄的“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可以调整画面的色度、饱和度、对比度。
摄像机,防水数码摄像机,摄像机种类繁多,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
按照官方的定义:“如果影像某部分的亮度水平达到您设定的IRE水平,影像的该部分将会出现斑马纹图案。
斑马线只是作为亮度控制的限制,并不能控制曝光。当然斑马纹的显示效果也不会出现在影片的记录信息之中。
菜单路径,以A7R2为例:
MENU → (自定义设置) →[斑马线] → 所需设置。
关:不显示斑马纹图案。
70/75/80/85/90/95/100/100+:调节亮度水平。
注意:在HDMI连接期间不显示斑马纹图案。
那么问题来了,不同的视频拍摄模式该如何选择IRE数值?
对于几种常用的拍摄模式,IRE数值的设定如下:
SLOG2:106%
SLOG3:94%
HLG1:87%
HLG2:95%
HLG3:100%
不同机器的参数设置会有略有不同,A7R2的参数则选择与之接近即可,不可超过其拍摄模式的最大数值范围。
1拍摄白色物体
避免白色物体过暗,曝光不足
设置斑马线的值在90至95之间,然后调节曝光补偿,直至您希望拍摄的白色物体上出现斑马线。
2拍摄人像
使用最佳的亮度拍摄人像
设置斑马线的值在70至80之间,然后调节曝光补偿,直至斑马线出现在人物的脸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