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像一般用10寸-20寸的照片,配黑色或深棕色像框。以下为具体尺寸,个人认为16英寸相对适用一些。
10英寸(8R) 19.2cm X 24.4cm
12英寸 23.5cm X 28.5cm
14英寸 26cm X 35cm
16英寸 27.6cm X 38.5cm
18英寸 32cm X 45cm
20英寸 35cm X 50cm
仅能帮助这些,遇事还请节哀顺变。
lykxr正常的一般16寸,黑白,大概在3,40元左右,配深色的像框.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大礼议事件,为了礼仪之争,有不少的官员掉了脑袋,或者流放。可知有多注重礼仪。
礼仪之中丧事更是重要。在丧礼之中就有捧遗像这一项。
画像自古就有,在春秋战国时就有楚平王画伍子胥的画像悬于各地,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典故。王昭君没钱贿赂画师,她被当成了丑女嫁匈奴的故事也广为人知。
至于遗像几时开始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有的说是春秋战国,也有的说是西汉汉武帝之时,因为汉武帝看着李夫人的遗像独自伤感。在李夫人临终之前不能看,只能看她颜值最盛的画像而伤感。于是传到民间,就开始使用画像以追悼先人。
遗像的由来和习俗
明代刻画历代美人像李夫人画像
遗像的由来和习俗
不过可以知晓的是遗像的做法自汉末已经开始了。
《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
仓慈是个好官,他死后,老百姓和官府中人悲伤得好像是死去了亲戚一般,华旗相貌已哀思
遗像尺寸一般为12寸、14寸。而放在墓碑上面的遗像可以用1寸或2寸。一般情况下,死者生前专门或不是有意留下的供后人追忆的照片或画像,亦作“遗象”,而且遗像的尺寸没有明确的规定。
遗像的具体出处:
1、《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
2、《文选·潘岳》:“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
3、《杨惠之塑维摩像》诗:“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4、《睢州志·浮香阁轶闻绝句之十七·袁参政枢》:“公(袁可立子)戎装遗像,烟墩帽,饰杂宝。”
遗照一般放在灵堂的尺寸是12寸和14寸。
放在墓碑上面的可以用1寸或2寸。一般遗像有 8x12英寸,10x12英寸,10x14英寸,12x16英寸,12x18英寸。
一般遗像大小分为:12寸、16寸、18寸、20寸、24寸、36寸不同规格。一般最常用的尺寸为16寸和20寸,90%选用彩色照片。根据灵堂或告别厅的大小来选择遗像尺寸,中小型告别用12寸就可以了,大型告别可以选16寸及以上的。
遗照存放禁忌
老人去世以后的遗像处理是很有讲究的,是不能乱摆乱放的,这不但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之所以要给去世的老人留一张遗像,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怀念。
但是老人去世后的遗像是最好不要悬挂在客厅的,但是可以放在卧室,或者是专门在一个房间设个位置祭祀,摆放一年或三年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