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大山、沉入海底?互联网大厂的服务器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掏空大山、沉入海底?互联网大厂的服务器为什么要这么处理?,第1张

全球的互联网公司里最重要的莫过于它们的服务器,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些公司的服务器一定是放在非常重要的地方。但其实全球很多公司的服务器存放的地方,可能令网友们大吃一惊, 例如微软的服务器是放在大海里,阿里巴巴将自家服务器放在了著名景区千岛湖的湖底,苹果的服务器则是放在了我国贵州,腾讯、华为同样将服务器放在贵州大山里。

2014年微软开始着手将服务器放置于水下的计划 ,同年开始在海里做投放实验,他们将300台电脑的服务器,放置进一个重约十七吨的密封舱内,该密封舱是全钢制的。而且密封舱内同时还装载着100多个传感器,岸上的工作人员随时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感知到水压和温度,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情况,一切就绪后微软的团队将这个密封舱投入加州海岸的近海区。

第一次试验结束后,为证明海底数据中心是可行的, 2019年微软又进行了第二次海底数据试验, 这次的实验规模更大,装载的电脑服务器更多,一共有864台电脑服务器,相比较第一次的钢制密封罐,这次试用的密封设备更像一艘小型潜艇,它的长度超过十米,而这次的实验周期为期五年。

同样将服务器放在水里的还有阿里巴巴,阿里将自家服务器藏在了千岛湖里面,去过 旅游 的游客应该有听导游介绍过吧。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热气,此时必须做好散热,不然可能会有烧坏的风险。而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阿里便将服务器放在了湖底。千岛湖地区平均温度在18摄氏度左右,湖水更是能让数据中心节省8成以上的制冷能源。如此以来一年便可减少1万吨的碳排放

华为也有类似储存服务器的举动,与微软将服务器放进海下不同的是, 华为是将服务器存放在山洞里 。2017年时候华为在贵州贵安新区的七星湖数据中心,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服务器中心, 据悉,该数据中心第一期项目就已经有40万平方米,可以存放服务器约为60万个,华为在这里共存放了170多个的服务器。 这样大规模的项目几乎将一座山掏空,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扩大规模。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会将这么重要的服务器放在这些看似“不靠谱”的地方呢?特别服务器还非常怕水,微软不怕服务器进水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服务器怕水同样怕热,普通电脑机房的温度就会让人受不了,何况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所以散热一直是让这些 科技 公司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夏天,为这么庞大的服务器组织冷散热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据相关数据表明,如华为微软这种大型互联网公司,每天为数据中心散热所需要的电力成本,就占所有成本的20%以上,其中又有40%以上是用于制冷消耗。 全球的互联网为公司的数据中心,每年用在为服务器散热的电量,是全球每年用电的2%。 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庞大了,相当于一些国家一年的用电量了。所以如何更加节能减排为服务器散热,是许多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寻求的,微软使用的“水冷”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据微软表示将水下数据中心放进海底105天后,他们发现这个密封舱的温度会随着海水的流动而消散,目前效果还算不错,但密封舱附近的海水会有少许上升,约为正常海水温度的千分之一。不过要是大规模使用这种方式可能还有些困难,毕竟微软的数据中心可不止几百台电脑,而且放进海底维护起来可能也有诸多不便。

像华为选择把服务器存放在山洞中的方案,维护起来就更方便一点,唯一问题就是前期挖隧道需要一些投入。而且贵州气温受山地影响,常年温度都维持在20多度不冷不热,而且夏天的夜晚山里温度非常低,山洞内的温度就要更低一些。 另外,贵州的用电非常便宜,一度电仅035元左右,而且在贵州的水力发电非常成熟,可以减少火力发电的污染。

不仅是华为,例如苹果,腾讯也在这个地区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就连国家大数据中心也是在这个地方。这里存放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管理数据,同时贵州也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另外,如亚马逊,360等公司,他们将数据中心存放于宁夏地区,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气候达到为服务器降温的目的。

意思是:使用Apple的消费金额,由云上贵州负责运营收取。

苹果公司通过官网发布信息显示,自2018年2月28日起,中国内地的iCloud服务将转由国内本土的“云上贵州”负责运营。苹果声明表示:

“自2018年2月28日起,中国内地客户的iCloud服务将转由云上贵州运营。使用这些服务及您通过iCloud存储的所有数据(包括照片、视频、文稿和备份等)都将受到iCloud(由云上贵州运营)条款和条件的约束。除此变更外,您的iCloud服务将无间断地继续为您提供服务。”

苹果公司与中国互联网服务公司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后者将为中国内地提供iCloud服务。苹果表示,此举将有助于继续提升iCloud服务的速度与可靠性,并遵守中国法律。

扩展资料:

苹果声明表示:影响范围内的用户都将收到有关这一变动的通知,iCloud的系统必须记录每位用户已经浏览或者接受至少一次通知,才能完成用户的服务迁移。

截至2018年2月28日0点,如果用户未被记录为已经浏览或者接受苹果相关的通知,则用户账户将不会被迁至云上贵州,而会保留在停用状态。停用期间,用户此前储存在iCloud的数据资料还将保存在iCloud里,不会丢失。

如果停用后用户希望在2月28日后使用iCloud服务,则需要先接受新的条款和条件,以确保账户被重新激活并迁至云上贵州。

同时根据其说明:如不是居住在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可以编辑AppleID的国家或地区设置,以反映当前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并在Apple当前条款和条件的约束下继续使用iCloud。

如是居住在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但不想使用iCloud(由云上贵州运营),可以停用iCloud账户;如果改变想法,还可以登回相关网址更改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苹果携手"云上贵州"中国内地用户iCloud迁回国内

近日苹果发出通知,自2月28日起,苹果公司将把iCloud(中国)服务器切换到国内进行运营,主要影响国家设置为“中国”的Apple ID所有用户。
不少网友反馈,陆续接到了iPhone发出的系统级通知,苹果表示,iCloud中国将转向云上贵州进行运营,在提升云端服务的速度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更好的遵守中国法规。
资料迁移国内不光是遵守中国法规,对用户的安全性也是一大提升,之前iCloud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国外服务器,虽然苹果公司拥有很强的安全团队,但这些数据对国家而言还是不可控的。

这次迁移把数据放到国内,由我们自己进行保护,也防止国外政府购买苹果数据的可能性。
安全性这个事情在大部分用户那里还是不太重视的,只要不出事就是无视的状态,所以提升最明显的就是速度的体验。

之前云端服务器在国外,中国到国外的线路本身就有瓶颈,晚高峰期时运营商骨干网拥塞比较严重,国际线路拥塞问题更是堪忧,所以国内用户使用国外资源简直是痛苦。

相比国外服务器,国内的云端iCloud优势非常明显,全国重点城市部署节点,可以很好的提升全国用户的使用体验,也保证了可用性。
当然,苹果一贯的作风就是给用户提供足够的选项,并不是强制迁移国内,如果对国内公司不信任,不想继续使用也很简单,可以直接停用iCloud功能,这样的话,所有的苹果产品向服务器同步的数据都将清楚,不会有任何保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447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