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下,可以实现,我就这样干了!
但耗电是必然,而且服务器很吵,服务器也不适合玩大型游戏,即使你服务器有独立显卡,也不能工作在远程控制的情况下!现在所谓的云电脑也都只适用于办公场景!
我用的是DellR410服务器,跑着server2012+Centos+iKuai+LEDE,电信100M带宽,上行20M,性能和稳定性没的说,主要跑一些爬虫应用和数据备份,而不是你说的远程玩游戏!
配合阿里云API手机可以直接通过域名访问服务器
iKuai做主路由,LEDE做旁路由
当然,最大问题不是费电,而是服务器噪音,满负荷跑负载,噪音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何况服务器放在家里!不过我可以放是因为我这台服务器并没有放在我住的房子里,而是放在了老家三楼阁楼里!所以噪音不是问题了!
CPU跑满如果云服务器ECS实例的#CPU跑满,考虑以下因素:检查程序最大线程数不够程序代码不够优化,存在死循环、死锁Web配置文件的参数不够优化检查Web和系统日志存在访问异常网站被盗链当时有搜索引擎爬虫大面积爬取网站受到了小型网络攻击;进程有异常实例中毒或中木马Linux实例可以通过系统日志和Web日志,和一些top,free,uptime,sar,ps命令查询原因。
Windows实例可以通过资源监控器分析。
蟹妖~~关注极迭代,和小伙伴一起看___4核8G+10M带宽属于比较好的机器了,能够满足大部分场景的需要。但要说能支持多少用户,就不能这样拍脑袋得到答案。用户支撑数量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比如用的语言、架构、处理的业务类型、数据大小等等,这是一个不断调优的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业务类型
不同的业务会有不同的特点,有些CPU占用比较高,比如内存计算类的;有些内存占用高,比如数据处理类的;有些需要大带宽,比如网络爬虫类的;有些磁盘占用高,比如和数据库类的。同样配置的机器跑不同的业务,效果就会天差地别,而且未用到的资源就大大的浪费了。根据自己的业务类型,调整机器的资源配比,是节省资金,提高支撑能力的好办法。其次确定数据尺寸
网络传输的数据尺寸决定了带宽的占用程度,尺寸越小带宽越大,单位时间能够接入和处理的用户请求就更多。那么减少无效的数据传输,减少请求包的大小,是提高用户接入能力必须考虑的地方。采用合理的语言架构
经过良好设计的系统,和随意堆砌的系统,接入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可以采用Docker之类的容器化,微服务化,能够有效的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服务器压力。采用Nginx或Tengine、开启NIO、开启压缩、以及设置静态和局部缓存等,降低服务器负载采用MongoDB、NoSQL数据库,降低数据查询压力提高响应速度总之一句话:尽力减少前端无效请求,后端尽力将请求在靠近用户侧解决掉,避免业务过长,堆积在后端底层。不断测算和调优
支撑的TPS数,是需要不断监控不断调优的。很多时候,一个微小的参数调整,都能带来成倍的性能提高。一个数十秒的业务请求,也许调优后就能在几十毫秒完成。真正的线上服务,持续监控和持续调优是长期进行的。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