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是阿里还是腾讯

美图是阿里还是腾讯,第1张

美图距离腾讯有多远?

蔡文胜冷漠的舞蹈让现场的大佬们差点尖叫起来。

2016年12月15日,美图上市,中国天使投资协会领导在香港开会。此前,他们特意把拍摄地点从深圳换到了这里,就是为了向他们的好朋友蔡文胜致敬。晚宴上,李开复、许小平、曾李青等超级天使齐聚一堂,庆祝该公司的成人礼。

在大家热情洋溢的发言后,全场一片欢腾,和吴被推上台领舞。吴一直表现得像个大男孩,有点拘谨;蔡文胜终于放松下来,禁不住大家起哄,跟着节拍跳舞。

罕见的一幕。作为一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已经足够成功地证明了他的眼光和能力。美图的上市意义不一样,这种成就感是天使投资无法比拟的。

几天后,一封未读的感谢信流出,是蔡文胜自己写的,回顾了他从小到大接触过的各种人。全文感谢了88个人,从他的表哥,天使会成员到美图的普通员工。我能感觉到蔡文胜天生的商业嗅觉,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如果他想做点什么,他必须交好朋友。

李开复说,从他265年收购谷歌开始,蔡文胜就是他们了解中国互联网的老师。只要是蔡头的项目,他都会跟着做。第一个是美图。2013年,创新工场500万美元的投资,按照上市市值赚了40倍,这大概是李开复创新工场项目最大的回报,也是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上市现场,李开复告诉《中国企业家》,美图这么多年一直潜心做产品,去年才开始变现。未来通过挖掘更多的机会,有可能想象出更大的空空间。他把美图和Snapchat做了比较。“都是用户真正喜欢的产品,但美图的用户是它的三倍,使用时间也更长。”

其实更多的人愿意拿腾讯和美图做比较。都在香港上市,用户量很大。虽然美图现在的收入远远比不上腾讯,但是以后谁知道呢?腾讯上市时股价只有3.7港元,至今还没有找到游戏变现的途径。

但腾讯通过即时通讯产品建立了庞大的社交关系,无人能敌。美图从工具转型到社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软硬件结合初尝滋味,几百万的手机出货量还是个小数目。上市后,美图11亿用户的价值会被充分挖掘吗?

天团推动米托上市。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大事件终于从退市变成上市了。2016年12月15日,美图公司在港交所上市,IPO价格8.5港元,市值近50亿美元。这是继腾讯之后,港股欢迎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这不是蔡文胜第一次参加敲钟仪式,应该是得心应手。但他在整个过程中有条不紊的配合上市进程,很少露出笑脸。有同事私下提醒他,美图的大日子比较轻松。他还是放不下。“以前每次美图融资成功,我都会陷入另一种思考。怎么做会比较好。即使完成了一件大事,我也不喜欢庆祝,反而觉得更有责任。”

作为一个成功的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在江湖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他投资的数百家企业中,不乏58同城、暴风科技、飞鱼科技、云游控股等上市公司,以及飞博、更名中国等新三板项目。蔡美图持股38.32%。以上市当天的市值计算,这家公司已经为他创造了120亿元的财富。也就是说,蔡文胜本人可能成为厦大新首富。

相比之下,CEO吴却沉浸在上市的氛围中。在繁琐的仪式中,他找到了淹没在重重人群中的妻子和儿子,全家人一起合影。吴的妻子说,她十岁的儿子知道这一天对他父亲来说意义重大。不过,她补充说,即使在准备上市的那一年,只要他在厦门,吴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回家吃饭,“他非常想家”。

无论是整个敲钟仪式,还是随后的媒体采访,吴都像一个大男孩一样开心,又带着几分羞涩。他穿着西装外套、休闲裤和鞋子,没有打领带。有记者问是不是特别配。他笑着摇摇头。这是我的风格。

其实他也透露,创业这么多年,他一直很焦虑,危机感很强。“我怕自己不了解用户,会被用户抛弃,所以我尽量去粘用户,看看他们喜欢什么,什么是out。”

了解的资本运作,吴负责产品和开发。因为这种分工和合作关系,美图对外一直很顺利。当很多移动工具经历了急速爆炸和跌落的时候,美图的产品矩阵让它们没有被用户抛弃。相反,在图片和视频的社交时代,少男少女越来越离不开剥皮和美颜。就连资本市场也对这家公司区别对待。美图很少成为第一家成功登陆HKEx却没有盈利的公司。

毕业于厦大的HKEx总裁李小嘉当天也出席了米托的上市仪式。当蔡文胜和米托首席价值官杨颖敲响开锣时,观众席上的李小嘉情不自禁地挥舞着右臂,对旁边的人说:“该加把劲了!”

一群天使投资人脱颖而出。除了美图早期投资人、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之外,许小平、薛蛮子、杨向阳、何伯权、倪正东都来了。据说中国天使投资协会本来是2016年12月15日在深圳开会的。为了帮助美图上市,他们特意换到了香港。

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的联创策源合伙人冯波也出现在挂牌现场。蔡文胜在2005年认识了冯博,他们经常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彻夜聊天。蔡教冯闽南语功夫茶,并向他学习玩 *** 。据说冯伯曾邀请担任酷讯和PPS两家投资公司的顾问,但由于种种原因,合作失败,聘书和期权至今保存在蔡家中。两年前,冯博在没有要求估值和条款的情况下投资了美图。

2013年,蔡文胜主抓美图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曾经,他的名片上只有美拍、美图、4399,连龙凌(他创办的投资基金)都没有。2008年,他和吴一起创立了美图公司。之后把公司交给吴打理了五年,以天使投资为主。

至于为什么回归,他解释说,“第一,美图越来越好。到2013年底,实际上有4亿多用户。我觉得我可以做一些影响这么多人的事情。这种成就感是不一样的,与金钱无关;第二,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积累的。经过2008年到2013年的调整,我也积累了一些实力,觉得可以重新投入发展了”。

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是完美的互补伙伴。吴擅长做产品,对用户需求敏感。他总是担心被别人颠覆,所以从来不坚持什么。2011年,美图秀秀在PC端拥有大量用户的时候,果断将全部精力转向移动,同样成功;此后又陆续做出美颜相机、美拍等产品。“虽然美颜相机对美图秀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抢了不少用户,但我们还是做了,颠覆了自己。”

美图作为厦门的互联网公司,与北上广深的同行相比,信息有些闭塞。另外,吴有点“宅”,所以美图是一家完全由用户需求驱动的公司,或者说是由吴内心的危机和恐惧驱动的公司。

蔡文胜的回归将美图置于资本市场的核心。2013年11月,创新工场成为美图的天使投资人;次年3月,IDG和祁鸣风险投资进入市场。IDG合伙人过以宏和祁鸣风险投资合伙人甘建平出席了美图的上市仪式。仅仅三个月后,美图就得到了老虎基金、策源、HCapital、富士康的投资;2014年12月,华夏基金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2亿美元的投资。

一年内三轮融资,而且都是顶级VC加持,这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多见。上市前,KeywiseCasebo、旺旺集团、恒安集团拿到了美图的最终门票。

是什么让美图盈利?

国投创始人兼CEO林嘉熙也出现在美图的上市现场。他没有投资美图。这一次,他是以蔡文胜亲友的身份参加的。面对记者“对美图股价的预期如何”的提问,林嘉熙的回答是:“不知道。”

美图上市的这一次真的有点特别。除了林嘉熙表态美联储宣布加息,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外,深港通也正式开通。资本对美图持什么样的态度,让很多前来观摩的嘉宾拿不准。

蔡文胜解释了选择这个时机IPO的原因:

第一,美图在厦门已经很久了。除了在2015年通过一款手机发布宣布过几轮融资外,从未透露过融资经历。导致很多用户不知道美图有多大,也不知道美图秀秀、美图移动、美拍都是同一家公司的。IPO有利于品牌推广和商业化。

第二,三年前美图只有100多人,现在有1000多人。IPO将要求上市公司遵循最严格的规则,这可以增强核心员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三,如果美图在一两年内商业化成功,公司市值也会上升,后期加入的人不一定能享受到公司的高成长价值。腾讯的股价从3.7港元到1000港元不等,很多人怀念。当市值相对较低时,美图更容易吸引人才。

但外界更关心的是美图打造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思路和盈利能力,这才是决定股价表现的根本。此前,美图的招股书发布了一些核心信息。

比如关于盈利模式,他们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以免费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吸引大量用户为首要目标,然后在达到相当规模时采取各种套现策略。

美图在全球拥有11亿活跃用户和4.56亿月活。这个数字真的很惊人。2016年Q3微博财报显示,其最新月度用户为2.97亿。

美图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什么?招股书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智能硬件(目前以手机为主)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7%、87.8%、89.9%和95.1%。截至2016年10月31日,美图手机出货量为133.97万台。

这些数字披露后,付费用户比例低、手机收入贡献高的现象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上市当天,甘建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解释道,“美图手机也是核心产品之一。把核心软件优化在一个硬件上就好了。现在说生态系统,美图也在建设生态系统。另外,米托手机的价格比普通安卓手机要高。”

招股书中的另一个关键数字是亏损63亿元。关于这个问题,蔡文胜、甘建平、美图CFO颜都做了说明,其中51亿元和7450万元是因为优先股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算方法。上市后,从2017年开始,这笔费用不再计入亏损。

根据蔡文胜自己的回应,美图手机业务目前是盈利的,公司整体亏损主要分为两部分:营销费用和美图拓展海外市场的研发费用。美图在三藩市、京沪杭深设立了R&D机构,团队规模1000人,R&D实力占60%。估计到2017年第四季度美图可能会盈亏平衡。

美图扩大营收的路径是什么?

吴的思路是,首先美图产品要平台化,尤其是短视频社交领域。美拍已经从一个处理工具进化为一个平台,而随着直播浪潮的到来,美拍在进一步探索社交方向上依然充满希望。

颜分享了一组数据。2016年6月初,直播月流水130万,近3个月平均300多万。“可能大家都觉得我们没赚多少钱,但我们加快了商业化的进度。”在线广告、增值服务、电子商务、联运游戏将是美图的下一个收入引擎。

米托月活超过40亿,手机付费用户只有133万。为什么不在增值服务方面下点功夫呢?比如每月10个钱包,用户可以享受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和功能。王兴还强调,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后,下半场就是深挖每个用户的价值。

当然,蔡文胜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有自己的逻辑。“其实互联网公司是通过产品来收取所谓的VIP费和会员费的,但是确实有,但是不会成为真正的商业模式。腾讯12年前在香港上市。当时是靠一个人收10元会费。这里可能还有人交钱,我自己也是。但是,腾讯不是靠向每个用户收10块钱才成为今天的巨无霸的。”

说到美图商业模式的探索,很多人不禁想到腾讯。吴认为,QQ和微信是从工具向社交平台转变的最好先例,但其内容是文字和语音;图片领域的Instagram也从滤镜工具变成了社交平台,甚至是Snapchat。美拍的路径也证明了这条路是可以走的。

还有人提到腾讯当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12年前,腾讯在香港上市,股价3.7港元。当时上前求教的CFO同事大胆预测,涨到10港币就卖。现在腾讯股价已经到了2000港币。当时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游戏,也没有成为一个业务触角无处不在的帝国。它抓住了用户,却不知道如何变现。

很多投资人认为,美图现在的情况和腾讯差不多。林嘉熙甚至建议,美图未来应该按照腾讯的思路,在海量用户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产品和服务。

也有声音对此表示怀疑。虽然腾讯上市时没有找到规模化的盈利模式,但其庞大的社交关系链已经进入自我扩张的成熟阶段。用户粘性是当时互联网产品中最强的,增值服务的拓展给了投资人足够的信心。毕竟即时通讯只需要从社交上捅破一层窗户纸。

否则,在美图已经拥有的六大核心产品中,只有月活1.1亿的美拍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每个用户日均花费时间为33.8分钟。这个让美图花了很大力气的数字并不惊艳。如果不能更具社交粘性,美图依然面临工具类产品的天花板困境。

或许美图和Snapchat有相似之处。这个公司最主要的功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上线之初是阅后即焚,后来扩展到涂鸦、视频、文字、滤镜等功能,工具属性越来越强。此后,他又切入社交,先后进入个人通讯录和脸书关系链。用户每天在Snapchat上分享4亿张图片。社交阵地建立后,推出了智能眼镜等硬件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家公司走的都是从工具到社区再到软硬件结合的道路。

但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同,即将在美国上市的Snapchat估值可能达到350亿美元,而美图市值不到50亿美元,相差近7倍。很多投资者对美图空未来的升值抱有很大希望。

不久前,周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谈到了移动工具的未来。他表示,美图等工具如何在移动端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是要解决的核心命题。先拉拢一批用户再寻求其他发展是对的,否则一切都是空无。

因此,蔡文胜对自己的逻辑非常坚定。“互联网公司的大发展,只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真正的商业模式。美图有点类似。我们有大量的用户,但在此之前,我们更关注用户体验。未来,我们将逐步开始商业化。”

在走出面试室的路上,他停下脚步,不忘向大家强调,“脸书和腾讯是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两家互联网公司。2012年腾讯上市的时候,还没有推广这款游戏。脸书经过八年的发展才开始商业化。现在大家都离不开美图了。如果一个人一个月10块钱,1000万人一年就是10亿,但是我们不要这个。互联网是在用户规模巨大的时候商业化的,它的价值是最大的。”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1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