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就是常说的笛卡尔坐标,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输入格式为(x,y,z),当然在平面问题中就不必输入z的值了,这很简单。另外还有相对坐标之说,格式为(@x,y,z),表示下一点相对于上一点的坐标,比如上一点为A(20,30,40),现输入点B(@10,20,30)就表示B点三个坐标值分别比A点坐标大10,20,30个单位。
第二种就是极坐标,输入格式为(r<a),其中r表示线段的长度,而a表示该线段与x轴正向的夹角,同样,它也有相对坐标,格式是(@r<a),意义和笛卡尔相对坐标相似。其角度a表示从第一段线段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第二段线段所转过的角度。
第三种就是在画立体是可以用的球坐标,格式为(r<a<b),其中r表所画点在xoy平面内投影到原点O的长度,a表示投影与原点连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而b表示所画点与原点连线与xoy平面的夹角,同样,它也有相对坐标,格式和意义与前两者相似。
注意:输入坐标时,括号不能写,即只可写括号内的内容!
补充一点就是:最新版本也就是2006以后的版本第二点的坐标输入方式好象默认为相对坐标方式,而不需要用户输入@!
在绘制图形时,AutoCAD是通过坐标系统来确定一个图元在空间中的位置。坐标系统主要分为绝对直角坐标、绝对极坐标,和相对直角坐标、相对极坐标四种。
当用户以绝对坐标的形式输入一个点时,可以采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两种方式。
1 绝对直角坐标:即输入点的X值和Y值,坐标间用逗号隔开。
2 相对直角坐标:指相对前一点的直角坐标,其表达方式是在绝对坐标表达式前加一@号。
3 绝对极坐标:是输入该点距坐标系圆点的距离以及这两点的连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中间用“﹤”号隔开。
4 相对极坐标:指相对于前一点的极坐标值,表达方式也为在极坐标前加一@号。
极坐标系是一个二维坐标系统。该坐标系统中的点由一个夹角和一段相对中心点——极点(相当于我们较为熟知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的距离来表示。
什么是极坐标方程
实际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一样,都是为了表示点在空间中的位置而引入的参照系。
直角坐标是用该点到各个坐标轴的距离及位置关系确定坐标的,而极坐标是用该点到定点(称作极点)的距离及该点和极点的连线与过极点的射线(称为极轴)所成的角度来确定坐标的。
比如,我们常说的某地位于北偏东35度,距本地100米之类的话,这样的描述就体现了极坐标思想:用角度和距离表示点。
关于普通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转化,只要把普通方程的x用ρcosθ代替,把y用ρsinθ 代替,再整理就行了。
关于圆锥曲线,略举一个例子:
在直角坐标中,圆心在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R2,其中R为半径。
而同样的一个圆,在极坐标中的方程就可写为ρ=R,从而极大地简化了方程。
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的方法转化方法及其步骤:
第一步:把极坐标方程中的θ整理成cosθ和sinθ的形式
第二步:把cosθ化成x/ρ,把sinθ化成y/ρ;或者把ρcosθ化成x,把ρsinθ化成y
第三步:把ρ换成(根号下x2+y2);或将其平方变成ρ2,再变成x2+y2
第四步:把所得方程整理成让人心里舒服的形式
例:把 ρ=2cos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
将ρ=2cosθ等号两边同时乘以ρ,得到:ρ2=2ρcosθ
把ρ2用x2+y2代替,把ρcosθ用x代替,得到:x2+y2=2x
再整理一步,即可得到所求方程为:
(x-1)^2+y2=1
这是一个圆,圆心在点(1,0),半径为1
直角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第一:两个坐标原点重合x轴相重合
第二:长度单位相同
第三:通常使用“弧度制”
在此情况下,我们有设直角坐标系里的曲线上的一个任一点的坐标为A(x,y)则它在极坐标系里的坐标为A(ρ,θ)
嘿嘿,10569和10636是经度值,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点所在的经度位置,全站仪一般使用的是直角坐标系或者极坐标系来表示空间坐标。如果您需要在全站仪中输入这两个经度值,可以先将它们转换为极坐标系中的角度值和距离值。假设以其中一个点为原点,另一个点到这个点的距离为r,则这两个点的极坐标表示为(r,θ),其中θ表示这两个点的连线与参照方向的夹角,一般以正北方向为参照方向。具体输入方式可能因仪器型号和软件版本而异,建议您查看仪器的使用手册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