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款互联网技术手机软件以一个产品成本接近于零,同样的商品流通成本接近于零的方式到达大量用户手中时,它的价格当然可以接近于零。”2009年,英国互联网科技杂志《连线》主编查尔斯·戴克(CharlesDacker)在他的著作《免费》中详细描述了互联网技术是完全免费的。
众所周知,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软件免费期的运营模式走入了短板。很多初创企业及其各种网络平台,刚刚开始尝试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探索支付方式向用户的转型发展。尤其是从2016年初开始,专业知识内容付费相关的产品和话题的讨论才刚刚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谈论和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由于去年几个相关产品的出现。
4月1日,知乎问答发布了“知乎app”这款圣诞小计划,并在网上走红。随着2.0版本(打赏任务提问)和3.0版本(付费视频语音问答)的不断创新,成为知乎问答首批产品之一;
5月14日,知乎问答在盐社上宣布知乎问答直播宣布上线。主讲人将采用“视频、语音、文字、照片”的方式在线回应观众的问题,观众必须提前购票才能进入直播;
5月15日,专家发布的分答与专家的中量级内容付费方式不同。分答更轻便灵活,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逼得专家、分答创始人纪十三(新浪微博)赶紧把精英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加入到新的分答项目中,方便强力支持。
6月,《李翔商业内参》在发布洛基思维内容付费APP三个月后,获得8万订阅用户,营业收入超过1400万元;
12月20日,微博在线推出“微博问答”公测版。不兼容视频和语音,用户只用文字提问或回复。
这种商品的出现,就像一个个树枝冒出来,让内容付费的“树”更加茂盛。“知识服务的对话框会在2017年到来,用户为专业知识付费的习惯早已养成。为别人节省学习时间是一波。”罗辑思维创始人罗胖(新浪微博)在一次演讲中说。
现在,相关内容付费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不管结果如何,基于内容的服务平台已经为彼此打开了这扇门。再加上人们对专业技能的渴望和移动支付的使用越来越便捷,内容付费的时代早已悄然来临。
内容付费大门开启。
为专业知识和内容付费并不是一个新的定义。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复制成本降低,但制造和获取专业知识的成本却在慢慢增加。大家对内容付费的接受程度也提高了。
信息是最好的印证。
根据知乎问答向腾讯科技出示的最新数据,自2020年5月发布以来,知乎问答直播已举办游戏直播近1500场,复购率34%。也就是每三个人听完知乎问答直播就会买下一个。知乎问答用户金戈的“穿西装:先穿合适的,再穿贵的”创造了每场19万元以上的纪录,其中约4万元来自完成后的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知乎问答直播现阶段每轮讲师平均每场可创收万元以上;考虑到Live的平均时长在一小时左右,Live的发起者按照这个知乎问答创造的职位,拿到平均过万的‘底薪’。”知乎问答水平展示腾讯科技。
与知乎问答直播并列的分答也印证了这一点。
回答的方式是提问者和提问者在用户中平等付费,在王思聪等大V的推动下在互联网等社交网络上迅速走红。由于王思聪在回答中注册了带有“网络红人、投资人、思想家”标志的账号,在回答中回答了32个难题,125667人回答,收入近26万元。
根据6月27日发布的分答数据信息(分答层面最新数据尚未发布),分答授权用户超过1000万,付费用户超过100万,33万人启用主答页面,产生50万个视频语音问答,总交易金额超过1800万,复购率达到43%。
“每个人其实都想为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买单,可以给他们看管理决策辅助,甚至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我觉得这个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没有特别好的产品形态可以更好的考虑这种需求。所以到现在为止,整体上可以以新的产品形态发布。”知乎创始人周源曾对腾讯科技说过这样的话。
如何让用户为内容付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当新的物质被创造出来,这些独特的功能或者娱乐性的内容总是会受到欢迎。回到内容付费这件事,当它和商品装在一起的时候,如何让大量的人从中受益,增加这种付费的习惯,成为了新的焦点。
答案的受欢迎程度与明星效应密切相关。王思聪、巩俐、大卫、海清等名人的涌入。无疑已经对芬A产生了光环效应,当这个名人V褪去之后,如何让一大批普通人重新使用那个产品,也是姬十三和芬A精英团队考虑过的难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真实的发展趋势数据信息,会在答题精英团队内部识别每个极端用户的个人行为时间点(即大牌明星参与问答的时间点),进而看到商品的整体变化。在大牌明星产生大量关注和总流量的同时,答案更关注各垂直行业具有专业技能的服务项目基础建设,比如打造各行各业的技术专业回答者,让更多的技术专业服务项目得以展示。
此外,在去年7月底升级的最新版本中,划分了同话题在线讨论的功能,该功能完全摒弃了原有专业知识付费的逻辑,采用了讨论内容完全免费查询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模糊了“大V”和普通用户的区别,普通用户的影响力第一次保证了商品的公平性。
季十三对腾讯科技表示,“现阶段我们的用户大部分是对知识比较渴求,想为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付费的人。随着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越来越高,辨别真假信息内容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每个人都要为有效信息内容付费。”
知乎问答直播前期采用邀请制,之后逐渐对外开放。于是,情境明显拓宽,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介绍的交流体现在大量情境中;此外,用户可以进行更多层次的交流,甚至可以从内容中获取服务项目。
如果你整理过知乎问答直播的内容,就不会太难发现了。不仅包括兴趣爱好,还包括信息和解决方案。比如“北美高校应聘和找工作的工作经验”、“谈外汇交易高频量化投资”、“那就买保险吧,不要吃大亏”等话题。"这种内容场景可以扩展到多个层次."
“专业知识的销售市场,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应该是比较长尾的,有目的性的。此外,它应该尽力帮助这些技术专业团体和那些展示他们的技术专长和内容的人,使他们能够与客户匹配。”周源曾对腾讯科技表示。
控制和盗用的尴尬
付费内容发展趋势的整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部分服务平台采用视频和语音作为内容传播的媒介,在审批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
2020年8月10日,用户突然发现答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退出。直到47天后,奋达才最终修复手术。
对于暂停的原因,分答公司CEO专家助理吴云飞曾对腾讯科技表示,之前的“退出”只是因为产品升级。产品升级的事情我们确实不知道,但是从重新发布的网页可以发现,当时答案的内容只归类到了身心健康、职场新、学术谱,疑似遭遇了控制危机。
作为一个视频语音问答网站,答案的内容最终呈现以视频语音为主。但服务平台对用户视频语音内容的控制,似乎没有可参考的方法。
除了管制,版权问题也成为内容付费发展趋势的壁垒。
图书视听期遭遇的盗用困境,已经复制到盛行的内容付费上,盗用抄袭的情况才刚刚开始出现。
根据网页上的搜索关键词“获取App破解版下载”,可以找到很多解密免费获取内容的方法和手段;此外,在某电商平台,以“冯军商业服务内参”为搜索关键词,可以找到很多“10年价格”的商家。商品网上官方市场价199元/年,瞬间定价为9.9元/年进行二次出售。
去年底,喜马拉雅fm、蜻蜓FM、网易考拉FM等网络电台的音频综艺节目也因侵权、盗用等问题引发了不少讨论。
这一系列尴尬局面的背后,仍然是内容付费销售市场缺乏高效的遏制和监管体系。
销售市场何时爆发?
毫无疑问,在寻找有用信息内容的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寻找准确有效信息内容的效率,让用户付费是有效的,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内容付费行业还有很多难点需要解决,比如前面提到的用户付费习惯的持续性、长尾关键词的发现、对其的控制以及版权问题等。
季十三对腾讯科技表示,内容付费短时间内什么时候会爆发还不好说,但肯定会不断完善。长此以往,会有很多进化室空以这种方式出现,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展示方式现在无法想象。
为内容付费代表了大家对优质专业知识内容的渴望,也主要体现了专业知识本身的重要性。急需解决的,当然会善于付出。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价格量化方法。
季十三认为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有付费使用价值,内容的稀缺资源或者内容定制服务至少要占一个。“这个行业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可以容纳很多企业,但是规定也必须非常高。不仅要能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还要在总流量、运营、销售市场各个领域都有很强的工作能力。销售市场已经有了一些有分量的游戏玩家,新人要谨慎。”
来源:腾讯科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